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牛价连涨10年,为何养牛数量仍不理想?
2018-03-05

近10年,牛价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并且从未出现过如猪价、羊价或蛋价一般的大起大落,牛价的居高不下更是被消费者戏称为“牛魔王”。牛价连年上涨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牛价居高不下的问题?

牛价连涨10年,为何养牛数量仍不理想?

牛价连年上涨的原因

1、牛肉消费量激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牛肉的消费量同样在不断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约为3.5千克,然而到了2017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已经达到5.7千克以上,涨幅高达62%以上。当前我国牛肉消费总量已经达到789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牛肉消费大国。

2、牛肉供需缺口增大。在我国牛肉需求量激增的同时,牛存栏量不仅没能得到相应的增长,反而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牛存栏量约为118092千头,然而到了2017年我国牛存栏量却下降至100085千头,降幅达到15%以上。2012年开始我国首次出现国内牛肉供给小于需求,此后供需缺口不断增大,2017年国内牛肉产量约为700万吨,供需缺口高达89万吨。

当牛肉消费量不断增加遇上活牛存栏量不断下降,牛价连年上涨自然不足为奇。

牛价连涨10年,为何养牛数量仍不理想?

活牛存栏量下降的原因

1、农业机械化时代来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牛、马、驴及骡这些大型牲畜依旧是农业劳作的主力,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大型牲畜逐渐退出农业的舞台,农村个体养牛户变得越来越少。

2、养牛周期长、投资大。牛的生长周期较长,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从出生到具备生育能力至少需要18个月,受孕期还有9.5个月,产出的犊牛至少需要18个月才能成为可以屠宰的育肥牛,加在一起则需要3~4年才能见到效益。喂养的时间长,加之牛个体大消耗草料多,养殖成本自然高,一头牛至少需要投资1~2万元。因此,有钱的人基本上不会考虑养牛,而想养牛的人却不一定有钱投资。

农村个体养牛户变得越来越少,规模化养牛场一时半会又上不来,所以活牛存栏量才会不断下降。

牛价连涨10年,为何养牛数量仍不理想?

解决牛价居高不下的方案

1、适当增加进口牛肉量。有人提出大量进口牛肉来降低国内牛价,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解决方案。一来我国牛肉消费总量大、缺口大,大量进口势必会抬高出口国乃至世界牛肉价格;二来短期内的牛价暴跌势必会影响到大家养牛的积极性,过后牛价肯定会迎来更为强烈的反弹。因此,只能适当增加进口量(缺口部分或稍高于缺口),以此来减缓牛价上涨的幅度。

2、提高大家养牛的积极性。随着国家对养牛补贴力度的加大,大家养牛的积极性得到大增,2014~2016年度牛存栏量因此转跌为涨。然而部分人连续上报了数年之后并没有如愿获得补贴,养牛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之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到了2017年活牛存栏量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多方面出发提高大家养牛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牛存栏量才能得到增长,牛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3、科学饲养增加单产水平。我国养牛业相对于畜牧业发达国家仍要落后不少,存在品种差、饲养差、出肉率低等问题。当前我国肉牛单产水平平均仅为200千克牛肉,若通过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方式将单产水平提高至300千克牛肉,甚至400千克牛肉,那么牛肉供需缺口便会不复存在。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数代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希望不久的将来,所有消费者都能轻松吃得起牛肉,而养牛户都能获得不错的效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