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后,国内原绒市场价格一路飚升,直接导致一股抢购风席卷大江南北。
在山羊绒减产、需求增加的传言下,羊绒原料出现了疯狂的上涨。一些从事多年的绒毛生意的老板给绒易通反馈说,做了这么多年羊绒生意,没遇到像今年这种市场行情,买绒买的自己都害怕,不管什么品质的货,今天你认为它贵,明天想买还买不上。
传言都说羊绒减产,究竟减产多少?有人说四分之一,有人说三分之一,有人说个别产区减了50%。究竟减多少?只有交易完才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数量。而据绒易通平台的监控数据来看,交易基本结束的辽宁市场,2017年交易总量850吨,今年同期900吨;陕西靖边市场2017年交易量1400吨,今年截至目前1180吨,从监控数据来看,产量并没有减少。
中国流通商贩普遍存在的一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越是涨,越是买。商贩不分析什么样的价格是用绒厂家、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反正你敢买,我就敢跟。
我们注意到,随着羊绒原料价格不合理的上涨,大的厂家却在悄悄放慢速度,有的甚至停收,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蒙古市场,这就预示着风险的来临。
我们还注意到,在前三年羊绒原料市场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仍然有规模性的羊绒企业陷入困境,难以生存。从三年前内蒙古的巴盟地区部分企业到今天宁夏灵武的部分羊绒企业,都在面临着濒临倒闭的困境。能在行业里良性运营的企业都是有品牌支撑的企业,但据绒易通平台了解到的数据,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很低。
去年在东部区成立八大原料收购部门的一家企业,行业传言“天龙八部”,今年好像也听不到什么声音了。从这些事实来看,羊绒行业很艰难,能坚持和良性发展的是那些有品牌、有品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坚守的实力派。靠投机,以赌博心理从事羊绒行业的从业者,也许明天倒下的就是他。
另外,影响原绒交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从目前交易情况来看,大的生产厂家进货速度明显放缓、原绒市场上已出现赊欠现象,我们认为要么是厂家认为价格太高,要么就是资金出现断裂。如果市场交易放缓,行情就会向下行发展,原料价格自然跌落。
目前市场无毛绒不出价、纱线难涨价、羊绒制品不涨价,而原绒价格却一路飞涨,形成一种倒挂现象,这对于广大羊绒从业者并不是一件好事。从羊绒行业长远发展来看,敬告各位绒毛收购者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赌博市场,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毕竟前三年那样的价格都没有抢购,目前这么高的价格你还去抢购?
套用股市一句话,绒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