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领导赴草原乌骨羊考察调研
2018-08-08
近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执行会长杜立新、秘书长刘强德、副秘书长赵印等领导一行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进行羊业考察调研,重点走访了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内蒙古乐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乌骨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行业示范企业。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曹贵方及三家企业负责人全程陪同介绍。

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草原乌骨羊繁育基地,公司总经理任俊光向羊业分会领导详细介绍了草原乌骨羊项目诞生的背景和进展情况。中国是全球畜牧大国,却不是畜牧强国。我国猪、牛、羊等主要畜牧种类饲养量和肉产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绝大部分种猪、肉鸡、肉鸭、奶牛等基础畜牧品种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良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至今还没有培育出一个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自主知识产权畜牧品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持续推进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这一现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许多地方畜禽物种走上科学繁育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015年,项目发起人任俊光在云南做珍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时发现了乌骨羊这一中国独有的珍稀畜禽物种。因骨、肉、内脏、眼睑、口腔等部位呈现明显的乌黑色,与乌鸡很相似,所以被称为乌骨羊。研究测定,乌骨羊体内富含黑色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黑色素含量是乌鸡的五到八倍,是普通羊肉的十六倍,具有极高的养生进补功效和经济价值。然而受当地养殖技术和条件所限,原生乌骨羊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提纯和改良,优良的本土特色畜禽物种岌岌可危。

有鉴于此,任俊光联合合作伙伴,精心挑选了29只通体都是黑色的优良乌骨羊个体,包专机运回内蒙古,依托行业领先的现代遗传生物技术和完备的畜牧饲养环境,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和杂交改良,稳固遗传性状,稳步扩充核心种群数量,培育中国自主肉羊品种——草原乌骨羊。其中皮、毛、骨、肉、内脏五个部位均呈现乌质性状的草原乌骨羊称为“草原五黑羊”,数量更加稀少珍贵,是草原乌骨羊品种之中的佼佼者。

杜立新执行会长和刘强德秘书长等领导对草原乌骨羊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草原乌骨羊未来产品特点的定位研发、选育培育技术路线、市场开发、品牌建立、资本市场对接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草原乌骨羊能够成功通过品种认定,将这一中国自主培育的优良畜牧品种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