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育肥羊出现黄膘肉原因分析
2018-12-14

为了加快肉羊育肥效果,大量补饲精料,把羊变成猪来喂养,营养搭配不合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代谢病。其中,有些育肥羊屠宰后,胴体发浅红,10分钟后(有的经风一吹)胴体变为蜡黄,像病羊一样(俗称黄羊病),饭店、肉食店都不喜欢,很多屠宰场压价收购,给许多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几种代谢型黄羊病产生的原因介绍如下:

1、饲料中铜含量过高,导致肝脏负担过重,胆汁分泌增多,脂肪颜色变黄。常见于在育肥羊料中添加猪料的养殖户中,因高铜有催肥作用,且氧化铜又是黑色染色剂,所以在猪料中添加高铜可以起到长势快、粪便发黑,有种猪健康消化充分的感觉,养羊户就在羊料中也添加猪料,以期获得养猪的效果。临床上解剖可以看到羊的肝脏无弹性、发硬、质脆;有的颜色泛绿光。胆囊增大。

2、食盐和小苏打添加量太高,导致钠离子过高,钾、钠离子不平衡,细胞壁渗透压产生负压,高盐量促使羊喝水多,细胞充盈,羊体外观虚胖,屠宰后,水分随血液、皮下流出,胴体重比想象得小。肉质短期内就失去水分,肉质颜色变黄。如果放在冷库急冻后,颜色恢复正常色。

3、精料饲喂量过大、小苏打比例低,导致瘤胃产酸过大,经真胃、肠壁吸收后进入血液,引起酸中毒,肝脏解毒工作加剧,胆汁分泌增多;肾脏和尿道长期排放弱酸性尿液,刺激引起发炎,尿潴留,部分尿液串入皮下,都易引起黄羊病;临床上解剖可见膀胱尿液潴留,肠油少,羊尿频、尿少,呼气有酸臭味,严重的出现四肢瘫痪、头低垂、毛色无光、消瘦,严重的酸中毒像羊快疫一样死亡。

4、尿素等慢性蓄积性中毒,同高铜原因一样,均为肝、胆功能失调引起黄疸。

5、育肥时间短,料中能量低也可引起,主要是皮下脂肪沉积少,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羊油稀软,易氧化变黄。

6、精料组成原料单一,大量长时间饲喂玉米、米糠粕等高脂肪、易酸败的原料,使机体内VE 消耗量大增,引起体内VE含量降低、加上其他抗氧化剂不足的共同作用,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并使脂肪组织形成一种棕色或黄色无定性的非饱和叠合物小体,促使黄膘产生。

7、精饲料或饲草中黄曲霉菌含量高,易引起脂肪淡黄色。

8、饲料中含胡萝卜素多或黄色染色剂的原料,代谢后植物性黄色剂会把脂肪染黄。如饲喂玉米蛋白粉、棉粕、VB12粉等都会引起。

预防“黄羊病”又称“黄膘病”的方法:

1、控制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要追求饲料中的蛋白个数。

2、草料与精料接合,万万不可全程精料。

3、在草料或精料中按千分之一的量添加发酵活菌+螯合物也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