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牛的营养学,很全面,可学习(六)
2018-12-26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第一节 脂肪的分类、性质及作用
一、脂类的组成与分类
二、饲料中脂类物质的特点及含量
三、脂类的性质
四.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节 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三、脂类的代谢
第三节  必需脂肪酸
一、概念与种类
二、作用与缺乏症
第四节  日粮添加脂肪的应用
一、添加原因
二、适量油脂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原因
三、添加油脂在生产中的应用
★1.简述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
答: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1)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a.能值最高;(是Pr和CH2O的2.25倍)
  b.产生额外能量效应;
  c.脂肪氧化供能的效率高;(比Pr和(CH2O)n高5~10%,HI低)
  d.脂肪氧化时产生更多的代谢水;
(2)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禽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Ø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更充分吸收;
Ø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
Ø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
Ø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3)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作为机体的组成成分;
3.为动物提供EFA;
4. 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
(1)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
(2)脂类的防护作用
皮下脂肪:抵抗微生物侵袭,保护机体;绝热,防寒保暖(水生哺乳动物尤为重要)。
尾脂腺:抗湿作用。
(3)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
(4)磷脂的乳化特性
对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以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等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5)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是甲壳类动物必需的营养素, 有助于甲壳类动物包括虾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蜕皮激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虾的正常蜕皮,消化、生长和繁殖。
(6)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 2.简述EFA的概念、种类及其功能。
答: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FA,essentialfatty acids)。EFA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称为高度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s)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EFA,其中后两者可通过亚油酸合成,所以一般亚油酸为EFA。
2、种类
(1)w-6系  
(2)w-3系列 
EFA的作用
1、生物学作用
①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EFA缺乏将影响磷脂代谢,使生物膜因磷脂含量降低而导致结构功能异常,引发多种病变,如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出现皮下水肿。毛细血管脆性增大,易于破裂 。 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②EFA是类二十烷合成的前体物。
    类二十烷(前列腺素,环前列腺素,白三烯,凝血恶烷)对动物心血管健康、神经系统功能、胚胎发育、骨骼生长、繁殖机能、免疫反应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日粮长期缺乏可导致动物生长受阻,繁殖机能降低,抗病力减弱等。
③EFA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
    胆固醇通过与EFA结合以易溶性的胆固醇酯形式在动物体内转运,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如果EFA缺乏,胆固醇将与SFA或单饱和SFA形成难溶性胆固醇酯,从而影响正常代谢。
④EFA可以转化为一系列长链的PUFA。
    而其中的DHA(对脑的生长有益)(C20:5,n-3)和EPA(C22:6,n-3)等可形成强抗凝因子,它们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2、EFA缺乏症
(1)影响生产性能: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
(2)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
★ 3.简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
    答: 吸收的特点。
脂类的消化、吸收
ü脂类水解 -------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4.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并以异化扩散方式吸收。
      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起初步的乳化作用。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瘤胃是反刍动物脂类物质的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的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四个特点:
  (1)大部分UFA氢化变成SFA,使EFA含量减少;
  (2) 部分UFA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支链脂肪酸;
  (3) 中性FA、磷脂、甘油变成VFA;
  (4) 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和支链FA数量增加。
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时几乎不发生变化,进入皱胃后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
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
★ 4.脂类氧化酸败的概念与危害。
答:氧化酸败分{自动氧化: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
微生物氧化:油脂暴露空气中,由存在于饲料中或由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引起
氧化酸败的产物是一些低级脂肪酸、脂肪醇、醛、酸等,氧化的结果既降低营养价值,干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动物健康,也产生不适宜气味。脂肪变成粘稠、胶状甚至固体物质。对繁殖动物尤其要注意油脂的氧化。
      不饱和程度越高,越容易氧化,一般可加入抗氧化剂(BHA、BHT、VE)或低温密封保存。
油脂氧化的危害


★ 5.如何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
答:添加油脂的原因
1.可利用的价廉质优的油脂产品增多;
2.动物生产能力提高,需要提高饲粮能量浓度;
3.一般而言,日粮含有适当脂肪可提高整个日粮能量的利用率(增能效应);
4.添加油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添加适量油脂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的原因
1.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2.代谢过程简单,动物可将现成的FA沉积到组织和产品中去,减少合成代谢的消耗。
    3.反刍动物氧化FA产生ATP的效率比氧化乙酸高10%(产后0~20天牛添加脂肪效果较好)
    4.动物氧化利用脂肪时HI较低(夏季添加油脂可以减少动物热应激)。
    5.添加油脂与基础日粮中已有油脂饱和度不同,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
添加油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一)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
一般蛋鸡添加 0.5-1%   肉鸡1-3%
   1.混合油脂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油(UFA与SFA混合,促进其协同作用的发挥,1/3动物油+2/3植物油效果最好),动物油生产中应用较麻烦,冬季是固态,需增添加热设备。
2.添加油脂后,日粮有效能高于其加合值,产生增能效应。
3.添加油脂后,可增加蛋重和蛋黄重,但添加过高时鸡蛋胆固醇含量上升。
4.高温季节家禽采食量下降,添加油脂可维持蛋重,降低体增热,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
5.鸡蛋、鸡肉中FA组成受日粮影响较大,与日粮FA模式相似(生产强化蛋)保健蛋。
6.一般家禽营养需要中不列出EE的需要,而仅列出亚油酸需要,代表对EE的需要量。对蛋鸡,1%的亚油酸可能不足。
(二)猪日粮添加油脂的应用
1. 5-2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会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而采食量略下降(一般不宜添加);20-10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改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同时背膘提高(肥育后期应降低动物油脂)。
2.适中的温度下,用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DWG和饲料利用率提高,高温时期添加油脂才能获得最大增产效果。
3.妊娠后期、泌乳期母猪添加油脂,泌乳量、乳中脂肪含量增加,仔猪增重和成活率提高,哺乳期母体失重减少,缩短断奶-配种间隔。
4.猪对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FA链的长短和游离FA的多少及UFA与SFA的比例。
5.不同来源油脂对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影响不大,过多会影响肉质,形成软酯胴体(提倡使用混合油脂)。
(三)反刍动物添加油脂的应用
1.添加对象:瘦弱牛;泌乳期每天减重1kg以上的牛;乳脂率较低的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的牛;泌乳曲线异常的牛。
2.油脂对瘤胃养分代谢的影响
(1)影响微生物活动 油脂>DM2%-3%时,纤维分解菌受抑制,且不饱和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未酯化油脂影响大于酯化油脂。油脂添加量越高,影响越大;酯化与非酯化油脂混合后其抑制程度小于任何一种。
(2)提高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
(3)降低钙、镁的吸收率。
3.使添加油脂效益增高,副作用减少的原则
a. 提高粗饲料采食量
b.提高钙、镁含量:Ca 1% ,Mg 0.2-0.3%(市场有棕榈酸钙出售)
c.饲喂SFA或保护油脂(CaFA)(降低溶解度,降低负影响)
d.多次饲喂,维持最适的能氮比
异位酸(异戊酸、异丁酸、α-羟丁酸是产奶牛的EFA)
添加油脂应注意的问题
1.采食量问题:动物为能而食。添加油脂可提高日粮能量,采食量可能降低,应防止其他养分不足。能量提高,其他养分浓度应相应提高。
2.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3.注意油脂对加工设备的影响:一般添加油脂应有喷油设备,动物油的加热设备。油脂大于2-3%时,饲料制粒难,且外观发青,不好看。添加油脂较高时,可将一部分油脂在制粒后喷添或使用CaFA或其他形式保护油脂 。
4.注意防止油脂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