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60岁老人隐居深山养牛年入六万,11年来最愁有钱花不掉
2019-03-05

他在村民心目中是个“万元户”。11年前,他独自一人从平原上的村子搬到被森林包围的村庄,住着冬暖夏凉的窑洞,过着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他在这里承包土地、养牛,是村民心中“最有钱”的人,村民也亲切的将他称呼为老刘。他就是60岁的刘汉培(音译)。2008年,他从甘肃省正宁县西坡镇西坡村一人搬迁到高红村,搞起了养牛业。


近日,摄影师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驱车离开西坡镇行驶十几公里后,来到老刘养牛的地方。老刘对我们的到来感觉不知所措,他笑哈哈的给我们递烟倒水。他告诉我们,2008年1月,他拉了一头牛一人来到高红村,承包了村民十亩地,开始种地养牛。


老刘养牛,是把牛放归自然放养和回圈加饲料养殖两种方法,他说:大山里水草丰盛,无污染,牛吃的草全部是环保的,喝的是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晚上回来再给加点饲料,这牛个个都是健康肥壮的。


老刘人憨厚老实,养的牛都是生态无污染的大山里放养的,卖牛肉的牛肉店老伴经常主动上门去找他买牛,他的牛从来不愁卖不出去。“我的一头牛一般都卖8000多元,一年卖掉五六头牛,收入随便就超过5万多元,因为住大山里,最愁钱花不出去”,老刘笑哈哈的说。


老刘每天一大早将牛赶到山里,随后回来自己做饭,吃完饭后上地干活,等晚上了再将牛从山里赶回来。老刘养牛之外,还种了十亩地,主要是玉米,小米等各类农作物。他说:玉米每亩卖800元左右,各类农作物每年还能额外收入1万多元,每年总的收入在六七万元左右。


十一年来,老刘已经习惯了住在大山过放牧的生活。他说,山里空气新鲜人不得病,住窑洞冬暖夏凉,不用装空调架火炉,吃的蔬菜自己种,新鲜无污染,老伴和孩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老刘对养牛配饲料有自己的绝招,村子里其他养牛的村民也经常来他这里取经。他说:每头牛每天必须适量的吃些饲料,对补充牛的营养有很大的作用。尤其冬天,由于牛吃的是干草,营养有些不足,如果不加饲料,一个冬天下来,牛就会瘦许多,尤其对怀有小牛的母牛来说,搞不好牛娃会早产。


这些年来,不管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老刘每天早上早早将牛赶进山,晚上落日他又将牛赶回。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这住着几户人家的村庄发展自己的养牛事业 。


老刘将牛圈到窑洞,自己回到居住的窑洞,开始烧炕。他说住在大山里,早晚还是比较冷的,必须烧炕,不然半夜就冻醒了。


老刘的厨房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做饭的锅碗瓢盆,还有给牛加的饲料。他说吃什么都没关系,主要是住在这里环境好,心情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