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牛羊疾病 » 正文
春季给羊驱虫正当时,不过要注意八个误区!
2019-03-17

春季是羊群抓膘复壮的最佳季节,而且是体内、外寄生虫的高发季节,因此春季给羊驱虫十分有必要。不过许多养羊户在给羊驱虫时多存在一些误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驱虫效果及羊只健康等,今天小编则详细介绍一下给羊驱虫时容易出现的八个误区,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春季给羊驱虫正当时,不过要注意八个误区!

1、不可等有虫再驱

一些养羊户并没有制订羊群驱虫计划,可以说平时很少给羊群进行定期驱虫,只有羊出现脱毛、消瘦及粪便带虫等明显症状时才会予以驱虫,殊不知此时寄生虫已经对羊群生产、生长及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养羊户一定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驱虫计划,赶在羊群寄生虫爆发前进行驱虫以防患于未然。一般春季驱虫应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也就是天气刚刚回暖时,此时寄生虫尚未进入爆发阶段,且驱虫对羊群越冬后抓膘复壮十分有帮助。

2、没有万能驱虫药

相当一部分养羊户都认为用一种驱虫药物给羊驱虫便可以,然而并没有万能驱虫药物,任何一种驱虫药物都不可能对所有种类的寄生虫都具有驱杀效果,因此在给羊驱虫时必须多种不同针对性的驱虫药物联合使用。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联合用药,伊维菌素对体外寄生虫和线虫具有较好的驱杀效果,而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则对蛔虫、钩虫、绦虫、蛲虫、鞭虫等体内寄生虫具有较好的驱杀效果,联合用药便可以对多数体内外寄生虫均有不错的驱杀效果。

春季给羊驱虫正当时,不过要注意八个误区!

3、不可擅自加大用量

不少养羊户为了取得良好的驱虫效果,往往会选择擅自加大甚至加倍驱虫药物用量,这种情况下极容易使羊群出现驱虫药物中毒,甚至会出现大量伤亡。驱虫药物含量达标的情况下,只需要按照说明用量使用即可取得不错的驱虫效果,因此养羊户完全没用必要擅自加大驱虫药物用量,即便考虑到一些影响驱虫效果的潜在因素,驱虫药物一般最高用量也不宜超过说明用量的1.2倍,或者严格按照兽医师的指导用量进行使用,养羊户一定切记一句话:宁可驱虫无效也不要超量中毒!

4、用药量计算不严格

驱虫药物的具体用量需要严格按照羊只体重进行计算,而有些养羊户为了图省事仅进行粗略计算甚至不计算,这样便容易造成驱虫药物用量不足难以取得良好的驱虫效果或者驱虫药物用量过多使羊出现驱虫药物中毒。另外为了避免驱虫药物用量计算错误,或者驱虫药物不合格等问题对羊群带来的危害,养羊户应最好先对小群用药实验,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对大群进行用药。

春季给羊驱虫正当时,不过要注意八个误区!

5、伊维菌素不可肌注

有关伊维菌素的用法问题经常给大家介绍,可仍有不少养羊户采用错误的用法,伊维菌素可外用、内服及皮下注射,但不可肌内或静脉注射,一般没有养羊户给羊静脉注射伊维菌素,不过却有不少养羊户给羊肌内注射伊维菌素,这样不仅难以产生良好的驱虫效果,而且会对注射部位造成严重刺激,例如疼痛、红肿及溃烂等。伊维菌素外用对体外寄生虫作用最直接,内服最为方便省事但吸收不稳定,皮下注射麻烦一些但吸收最稳定,这里建议有条件的养羊户应选择皮下注射。

6、内服驱虫药的用法

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驱虫药物一般多为内服,许多养羊户为了图省事会直接将内服驱虫药物拌在饲料中,不过这样做会使驱虫效果大打折扣。内服驱虫药物清晨羊只空腹时投喂效果最佳,且最好计算出用药量逐只喂服或灌服,尽量避免拌料让羊自由采食,拌料量太大的情况下驱虫效果会受影响,拌料量太小的情况下有的羊吃得多有的羊吃得少,吃得多的羊容易出现驱虫药物中毒,而吃得少的羊驱虫效果不明显。

春季给羊驱虫正当时,不过要注意八个误区!

7、怀孕母羊不要驱虫

怀孕母羊驱虫后流产的问题时有发生,有些驱虫药物明明标明孕畜可用,可为什么用药后怀孕母羊还会出现流产呢?首先是母羊妊娠前期(怀孕前45天)正是胚胎形成的关键时期,使用驱虫药物或其他药物均有可能造成流产;其次是给怀孕母羊驱虫时抓、赶等行为,也有可能使其出现流产;最后则是母羊临产前15天,使用驱虫药物容易使母羊出现早产。因此母羊最好在配种前安排驱虫,怀孕母羊应尽量不要进行驱虫,只有其受到寄生虫严重威胁是再予以驱虫。

8、驱虫后清理粪污

羊群驱虫后一定要加强羊舍环境的粪污清理及消毒工作等,因为很多驱虫药物的驱虫机理并不是杀死寄生虫,而是麻痹寄生虫后使其排出体外,如果驱虫后不清理环境中的粪污,那么粪污中的寄生虫或虫卵便有可能再次通过饲草、饮水等对羊群造成感染。驱虫期间的粪污应及时清扫干净并运送到距羊舍较远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以杀灭粪污内的寄生虫及虫卵,另外可采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及新洁尔灭等消毒药物对羊舍环境进行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