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之家
当前位置 » 首页 » 牛羊疾病 » 正文
羊病防治——肝片吸虫病
2017-09-15 原创

肝片吸虫病是因羊采食沿河、水库、沼译地边的水草上附着的螺而引起的寄生病原体呈柳树叶状红褐色,见于肝内和胆管中,以贫血、黄疸、消瘦和下颌水肿为本病特征。

流行特点

(1)有区城性,凡有螺存在的河湖沼泽地区,都有本病存在。

(2) 有季节性,多在夏末秋初感染,到人冬出现症状和死亡的病程规律。

(3) 青年羊感染严重,儿乎达80%,死亡率高达40%左右。

诊断要点

(1)夏末出现大批羊食欲正常,但日渐消瘦,排粪不成球,渴欲增加。

(2) 人冬后出现群发性,食欲大减,易疲劳,懒得活动,眼结膜苍白,颌下水肿( 群众称“裁水”),膘情急剧下降。

(3) 孕羊易流产,易伴发“羊黑疫”。

(4) 尸体剖检时可在肝胆管中发现扁平如柳叶状红褐色虫体。

防治方案

(1)夏季不在低洼沼泽地区放牧,不用河边沟塘处的草喂羊。

(2)提前驱虫,每年夏末用硝氯酚按每千克体重3~4 毫克剂量1次内服。

(3)5%碘醚柳胺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7 毫升皮下注射,间隔2 天后再重复1次。

(4)用吡喹酮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5 毫升皮下注射( 未断奶羔羊禁用),本品为四川精华药厂生产。

提示】 凡用驱肝片虫的药,必须在停药后30 天方可屠宰,以防止药物残留伤害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