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蹄部健康:肉牛常见肢蹄病及处理

   发帖时间:2019-03-14 08:51:09       阅读量:620
感谢您访问“牛羊之家”,牛羊之家是牛羊养殖门户网站,专为牛羊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牛羊交易、经验分享以及论坛交流,本站网址:www.nyzj123.com,同时可去各大应用市场下载牛羊之家app。
       

  蹄部的损伤和疾病会造成肉牛跛足,从而造成移动困难不便饮水吃料,进而导致增重损失。所以要尽早处理蹄病,在陷入这种不利境遇前采取治疗措施。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ndrew Niehaus博士认为,环境条件和遗传是造成蹄病隐患的最大因素。有些牛蹄部、腿部的结构存在先天缺陷,会在蹄部或者相对更脆弱的蹄角质层上施加过大的压力。这些个体与其他的牛相比,可能永远都不会拥有健康强壮的牛蹄。

  “营养条件也会影响蹄部健康状况。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蹄部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Niehaus说,“它们的缺乏会让蹄角质脆弱、生长迟缓。能量代谢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比如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易造成蹄叶炎。”

  尽管牛可能不会像马一样呈现十分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是蹄叶的炎症也还是会让牛感到疼痛。患病肉牛会有轻微的跛行,蹄角质生长情况变差,于是就导致了白线病、蹄底溃疡和脓肿等症状的出现。

  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混凝土、沙石这种粗糙、尖锐的地面会让蹄部受伤或磨损过度。同时泥泞的地面也是有害的,过度潮湿的环境会软化蹄角质,让牛蹄更容易受伤。

腐蹄病

  “温暖湿润的环境给细菌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的条件,泥土中可能会有坏死梭形杆菌和利氏卟啉单胞菌这类易导致腐蹄病发生的厌氧致病菌。在柔软的容易擦伤的皮肤和蹄角质上,细菌很容易增殖。” Niehaus说。


腐蹄病 在两片蹄掌间产生肿胀坏死组织

  感染和炎症会造成组织发热和膨胀,坏死梭形杆菌会造成炎症周围的组织坏死或濒死,带来疼痛和跛行。坏死的组织是非常适合这些致病菌继续生长的厌氧环境。

  关于腐蹄病也有乐观的一面:它对药物治疗反应灵敏。有一些症状虽然猛烈,但是如果能够尽早治疗,可以迅速治愈。青霉素对厌氧菌的效果很显著,土霉素这种广谱抗生素通常也都很有效,它们都可以系统的或局部的杀灭致病菌。

  然而如果不进行治疗,感染会扩散至腱鞘和关节,此时治疗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

白线病

  白线区域是蹄底与蹄壁的交界处。白线是一个易受伤的部位,比蹄部其他位置都要柔软,容易被刺伤,在潮湿的环境中更甚。


出现在蹄冠部位的白线病

  白线病频发于采食很多精料的牛中(比如试验公牛或者展览动物),它们的白线会相比常规饮食结构的牛更软。“其实白线本身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它的存在会让蹄底逐渐磨损。这又会继发导致脓肿,若脓疮破裂则会产生蹄部溃疡,也有可能造成关节感染。”Niehaus说道。


白线病通常从蹄底部位开始发生

  如果在修蹄或者检查时发现了白线病,应该立即用修蹄刀将其去除,否则它将会成为一些严重蹄病的开端。


为治疗白线病,将患病处角质和被感染的组织被移除

并在患病蹄掌下用胶粘连一个垫块分担患病处受到的压力

蹄疣

  “我们认为这种疾病是螺旋菌造成的。它具有传染性,可以造成严重的跛行。这种损害一般出现在蹄踵部,它可以影响很大的面积,也可以仅仅有一枚硬币那么小,但对肉牛的伤害都很大,都会导致严重的跛腿。”Niehaus说。

  “我曾见过影响到整个蹄面上的案例。有时它们只是一些小小的损伤,有些则增生的面积很大,看起来像一块粗糙的组织像肉瘤一样从蹄背上突出来。”

  “这种疾病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很敏感。通常只要局部用土霉素喷涂就可以治疗,也可以用蹄浴的方法。或者将涂有土霉素的绷带绑在蹄部,让药物保持和患处的接触,持续治疗几日即可。”

脓毒性关节炎

  “在我们医院,我们治疗过很多例深度脓毒性关节炎,都是由于蹄部腐烂感染继发或者蹄底溃疡扩散至关节出现的。这些病例除了采用外科手术之外,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治疗。治疗成本会很高,但是治疗方式是根据牧场主的需求来选择的”

  “对于有价值的种畜,建议采用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它并不会像蹄腐病和蹄疣那样经过几天的治疗就能快速好转。关节融合通常需要3-4个月来康复。”

  “这种方法采用了在关节处钻孔、清理感染区域、固定关节这样一系列手段。我们通常在治疗完成后在患病位置打固定,让蹄部或者腿部保持僵直状态不弯曲。等到痊愈后拆除固定,骨头接合,种畜就不会再受到脓毒性关节炎的困扰了。”

  “对于一头患病的繁殖母牛,只要截去患病蹄趾即可让它继续能够完成带犊任务。虽然比较粗暴,但这是相比关节融合的治疗方式快且成本低的办法。”Niehaus说。但是截断一部分蹄趾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会让蹄部受力面积变小,以致要承受更大的压强。所以长远来看,关节融合术是更好的方案。

蹄裂病

  洛瓦州立大学的Jan Shearer博士发现蹄纵裂在肉牛身上出现频率比奶牛更高,而蹄横裂则没有差异。“更多的蹄纵裂的出现于前蹄的外掌,但是很少造成跛行。可一旦因此导致了跛行,就很难治愈。”Shearer博士说。


前蹄出现蹄横裂

  “如果蹄纵裂从底部贯穿至蹄冠位置(蹄爪整个裂成两半),分裂开的两部分间会出现松动,蹄壁会变得不牢固,很难固定。在裂开的蹄掌下打上一个薄的垫块让它们固定在一起,同时在健康的蹄下打一个厚一点的垫块以分担体重压力。”Shearer说。

  另一个策略就是将裂开的两部分粘在一起。我们可以用蹄胶来固定分裂的蹄爪。当蹄纵裂与白线病相遇,通常都会对蹄部真皮层有极大的伤害,之后我们就再也无法让这头牛的蹄角质恢复如初了,会变成长期的慢性病。


蹄纵裂被修除后的蹄

  处理蹄裂时,修蹄是比较有用的。“有一些病变蹄需要被修整至正常的形状,特别是受螺旋蹄影响的牛。”Shearer说。

螺旋蹄

  “蹄尖的异常生长和蹄掌的扭曲会造成肉牛蹄部承重向侧边偏移,而不再是蹄底整体均匀承重。由此,蹄侧壁会向蹄底方向弯曲生长。”Shearer说。

  这种病似乎有遗传倾向,所以使用有严重的相关疾病的牛继续繁育是不明智的行为。造成螺旋蹄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蹄叶炎的反复发作、体重过重、牛舍环境状况和年龄的增长。

  当该症状在肉牛生长早期出现时,一般都和遗传因素有关。螺旋蹄频发于后蹄的外侧掌,有时也会在前蹄的内侧掌出现。

  (译自Progressive Cattlema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