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布拖县S464省道如玉带般在群山之间蜿蜒,海拔3600米的高原,一群黑色精灵在草场奔跑嬉戏,它们,就是布拖有名的高山黑绵羊。这些喝山泉水、吃虫草的羊儿,助力布拖精准脱贫,洛作村村民“吉列老在”感触最深,2年前洛作全村年人均收入仅1千多元,而现在“吉列老在”一家年收入能超四万元。吉列老在说:“黑绵羊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布拖黑绵羊
>>曾经的重点贫困户,家庭年收入已超4万
吉列老在一家
吉列老在家的外墙上,一张红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格外显眼。卡片上脱贫攻坚进程一栏记录着,吉列老在一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安全住房、保障了义务教育、保障了基本医疗、有安全饮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经济收入也达标了。
去年6月,当地政府规划对洛作村进行整体搬迁。今年4月,吉列老在和其他村民一起,搬进了政府支持修建的新房。青瓦白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漂亮,吉列老在满心欢喜:“家里70平米的房子,自己花了不到一万块,都是托扶贫的福。”
吉列老在一家曾是村里的重点贫困户,扶贫小组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指定了精准脱贫的办法:提供一千元扶贫资金帮他在村里开了唯一的小卖部。彝族新年的几天,小卖部的生意非常红火,每天营业额都在千元以上。
但精准脱贫的重头戏,还在高山黑绵羊!扶贫小组决定,支持他家发展黑绵羊养殖,目前吉列老在家的黑绵羊已达50只。
村支书毛文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吉列老在的小卖部一年约有六、七千元收入;他家今年出栏了15只黑绵羊,保守按每只一千元算,共一万五千元;还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各种补贴,以及夫妻二人的低保,这部分在万元以上;再加上种的一万多斤土豆。吉列老在一家,今年的收入在四万元以上。而吉列老在家的羊子绝不是最多的,村里最“富”的,一家就有70头牦牛和100多只黑绵羊。
满山坡的黑绵羊
>>高原黑精灵,助力全村村民脱贫
现在的洛作村,水、电、通信、公路、学校、诊所……全都有!洛作驻村第一书记刘勇说,洛作村在两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155户今年就能完全脱贫,目前已通过了县州两级验收。
洛作新村全貌
两年前,洛作还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原本在成都工作的刘勇作为扶贫干部来到洛作村,他回忆,初到洛作“什么都没有”:没电、没水、没路、没学校,没手机信号,成片的土坯房连瓦都没有,村委会连开会的地方也没有……村民深居山沟,高山黑绵羊、布拖土豆根本没法运出去销售,全村年人均收入仅1千多元。
>>了不起的黑绵羊,今年已为全县创收1.3亿元
“洛作村确定了‘种草养畜’的脱贫方针,并重点发展黑绵羊养殖。”布拖县县长罗古阿吉介绍,天然草场资源丰富,全村共3100多只存栏黑绵羊,人均就有近5只!是布拖全县人均养黑绵羊最多的村。
村民放牧黑绵羊
布拖县委常委、农办主任柳子色称,全县正大力发展以黑绵羊、黑山羊、黑猪、黑牛、黑鸡的“五黑”特色产业。仅黑绵羊一项,全县就有16.33万只存栏,今年已出栏9.14万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3亿元。
健壮的黑绵羊
>>养羊成本低:政府提供草种、化肥
今年脱贫的洛柞村村民吉木俄日的家,还有一个小磨坊,平日里,自己磨点荞麦和苦荞售卖。儿子媳妇在外打工,今年彝族年给老人们带回来三万多元。老两口自己还养了60多只羊,5头黑牛。今年卖掉30多只羊,有三万多元钱。“养黑绵羊的成本也低了,政府给我们提供草种和化肥,羊儿吃的东西也不要钱了。”吉木俄日家的情况,再加上低保和退耕还草的补贴,一年总收入有将近9万元。
>>“买老乡的黑绵羊,就是最直接的扶贫”
“布拖的黑绵羊是原生态放养,特别养生,肉质细嫩,膻味小,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县长罗古阿吉的话很实在,他说:买老乡的高山黑绵羊,就是最直接的扶贫,因为村民一辈子最大的心血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些羊子身上。
原生态放养的黑绵羊
>>除了卖绵羊,还要发展“高山旅游”
罗古阿吉表示,下一步,还将在布拖建“良种良繁”养殖基地,让肉质最鲜美的高山黑绵羊得到繁育,再帮村民把羊儿销出去。当地政府将抓住黑绵羊的市场吸引力,结合独特的高山草场风光,拓宽黑绵羊线下与网络销售渠道,发展牧场旅游,让村民的收入更上一层楼……
环境优美的高山草场
县政府还将进一步打造和推广布拖黑绵羊,即将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布拖冬季黑绵羊美食文化节,成都人将能享受到这些“来自云端的美食”。
黑绵羊为村民带来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