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搞好黑山羊场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黑山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黑山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一、黑山羊舍 黑山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黑山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消毒一次,整个黑山羊舍用2%-4%氢氧化钠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黑山羊消毒。 二、入场 黑山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氢氧化钠溶液,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场大门车辆出入设消毒池,经常喷4%氢氧化钠溶液或3%过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喷洒天花板、墙壁、地面,然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用具,将消毒药味除去。如黑山羊舍有密闭条件,舍内无黑山羊时,可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福尔马林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用25-50毫升,加等量水,加热蒸发。在一般情况下,黑山羊舍消毒每周1次;每年再进行2次大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羔前应进行1次,产羔高峰时进行多次,产羔结束后再进行1次;在病黑山羊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4%氢氧化钠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垫,以免病原扩散。 三、地面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或10%氢氧化钠溶液。停放过芽胞杆菌所致传染病(如炭疽)病黑山羊尸体的场所,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与土混合,将此表土妥善运出掩埋。 四、粪便 黑山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实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黑山羊场100-200米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黑山羊粪堆积起来,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天以上,即可作肥料。 五、污水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入处理池,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其它氯制剂)进行消毒,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5克漂白粉。
  • 羊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技术

    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一、羊舍 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消毒。 二、入场 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氢氧化钠溶液,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场大门车辆出入设消毒池,经常喷4%氢氧化钠溶液或3%过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喷洒天花板、墙壁、地面,然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用具,将消毒药味除去。如羊舍有密闭条件,舍内无羊时,可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福尔马林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25-50毫升,加等量水,加热蒸发。在一般情况下,羊舍消毒每周1次;每年再进行2次大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羔前应进行1次,产羔高峰时进行多次,产羔结束后再进行1次;在病羊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4%氢氧化钠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垫,以免病原扩散。 三、地面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或10%氢氧化钠溶液。停放过芽胞杆菌所致传染病(如炭疽)病羊尸体的场所,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与土混合,将此表土妥善运出掩埋。 四、粪便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实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羊场100-200米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天以上,即可作肥料。 五、污水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入处理池,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剂)进行消毒,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5克漂白粉。
  • 羊圈氨气过浓有哪些危害?

    已经到了深秋,马上就要立冬了。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许多养羊户就要采取封闭门窗的保温措施了。门窗封闭了,温度提高了,有利于羊的生长,但是,由于羊的屎尿中含有氨气,气味刺鼻,也会给羊的健康带来诸多危害。那么,都有哪些危害呢? 一、诱发呼吸道疾病 氨气溶解于水后会呈现强碱性。这种强碱性对于羊的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发羊的角膜、结膜发炎,轻则使羊流泪不止,重则会使羊的眼睛产生灼痛而睁不开眼睛。另外,过浓的氨气还会引起羊的咳嗽;引起羊的呼吸道疾病;甚至引发肺气肿或窒息死亡。 二、降低肌体抵抗力 过浓的氨气在通过呼吸道吸入肺部后,会经过肺泡进入羊的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出现肌体组织缺氧,从而降低羊的肌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对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如果羊的血液中血氨浓度比较高,那么,就会导致羊肠膜供血减少,黏膜组织上皮脱落,从而使营养吸收减少,黏膜免疫力下降。还会导致羊的“中毒性”腹泻,并且,久治不愈。最后的结果是羊的体能下降,消瘦明显。 四、羊的食欲下降 氨气过浓使羊的呼吸产生困难,从而导致羊的食欲不振,不想吃草料。要想使羊长膘非常困难。 那么,该怎么预防羊圈中氨气过浓呢? 一、及时清圈 俗话说,养羊不能懒。对于养羊户来说,一定要勤快。原则上,羊圈应该一天一清,彻底清除羊的屎尿,并及时垫圈,以防氨气集聚。 二、控制养羊密度 养羊应该分群饲养,不能密度过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圈舍里羊的数量不能超过30只。如果只数太多的话,就不易管理。 三、及时开窗通风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中午和天黑前都需要开窗通风15分钟,这样,有利于圈中的氨气发散。如果有条件,也可在羊圈中加装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羊圈中的氨气过浓会给羊带来诸多危害,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羊的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当然,只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就能够改善羊圈中的环境,使羊圈中氨气的浓度降到最低。
  •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如何科学管理环境卫生?

    规模化养牛场防控苍蝇的根本方法是环境防治。这要求保持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使之不利于卵、幼虫及成虫生存或不再吸引雌蝇产卵,清除苍蝇滋生场所。良好的环境是搞好养殖的第一要素,在建设规模养殖场时不但要求畜舍能够防雨防湿,还应特别考虑具备防虫防病的功能。因此,要选择地势高燥向南的坡址,地面平坦稍有坡度,合理布局畜舍,全面考虑粪尿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搞好卫生环境 首先,应搞好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其次,及时清除养殖舍内粪尿,做到日产日清,并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尽可能保持粪便干燥,做到及时拉走或堆积发酵处理。经常清洗食槽、水槽、填平积水和洼地,排水用暗沟,贮粪场远离居民区和养殖舍。畜舍内冲洗后,要将水扫净,加强通风,使舍内地面迅速干燥;及时铲除圈舍周围的杂草等,定期用石灰乳涂刷场舍内外墙壁,在墙四周边角撒上生石灰。搞好环境卫生可以减少苍蝇采食和排卵的机会,同时可有效降低虫卵孵化率,减少幼虫产生的数量,继而降低苍蝇密度。 粪便处理再利用 近年来,畜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而数量不断增加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产生的粪污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一头600公斤重成年牛,一昼夜排粪量约30公斤,占日采食量的70%左右,一昼夜排尿量约22公斤,占饮水量的30%左右,是家畜中排粪、排尿量最多的。彻底防控苍蝇的办法是从杀灭虫卵开始,具体是将每天产出的粪便定期用塑料布或土覆盖(必须盖严防止漏气),靠密封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或幼虫,隔断苍蝇繁殖途径,把苍蝇灭杀在成蝇之前。严格控制粪便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使苍蝇卵、幼虫、成虫没有充分的发育时间和场所,既可消灭苍蝇虫卵,又可腐熟粪便提高肥效,可谓一举两得,但采用此法一定要注意严禁蝇蛆逃出粪堆。现在我国许多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在建场之初就充分考虑采用循环经济,建设沼气发酵灌(池),利用粪便发酵生产沼气、发电、生产绿色有机肥等,采取环境友好的策略,达到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控制牛舍湿度 苍蝇卵在相对湿度35%以上才能孵化成幼虫,最佳孵化相对湿度为70%,所以,保持栏舍干燥是控制苍蝇繁殖最好的办法。使用饮水槽时,水槽的水位不要太高,保持有2.0厘米深的长流水水位即可,以防溢出;清洁饮水槽时要小心,以免溢水;饮水器漏水要立即更换,并把漏水处理干净;饮水槽出水口应用胶管套上,把流出的水引入水沟流到舍外。冲洗畜舍时要及时清扫积水,打开门窗,加强通风,使舍内地面迅速干燥。 绿化养殖场所 在牛舍周围大面积植树种花,种植有防蝇杀蝇作用的植物如石竹、夹竹桃、柿树及苦参、鱼藤、黄荆、辣蓼、曼陀罗等,可有效防控苍蝇。现今我国许多高端肉牛养殖场均采用这种绿色养殖方式,将牛舍建在树海花丛之中。 化学杀虫剂灵活运用 化学杀虫剂可以快速杀灭苍蝇,但不是控制苍蝇的标准方法。经常使用的杀成虫剂有多种:有机氯类,如三氯杀虫酯;有机磷类,如倍硫磷(乳剂、可湿性粉剂)、马拉硫磷(乳剂、可湿性粉剂);氨基甲酸酯类;拟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混合;拟菊酯类,如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杀成虫剂的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蝇类停留面施药。宜选择具残效、促杀作用的杀虫剂,喷刷在室内1米以上的墙、屋顶。一般吸水性强的表面使用低浓度大用量药剂,多次喷刷;吸水性差的表面则按高浓度低用量的原则进行施药。当苍蝇爬行或栖息在杀虫剂处理过的表面时,接触吸收杀虫剂中毒而死亡,如0.3%~0.5%的敌敌畏、5%高效氯氰菊酯等。2.空间喷洒。应用杀虫气雾剂,使苍蝇直接沾着药剂雾粒而中毒死亡,适用于快速杀灭蝇类。如5%杀虫净悬浮剂、6%灭得优杀虫油、5%卫害净悬浮剂、0.2%马拉硫磷乳剂、0.2%杀螟松乳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等。3.制作毒蝇绳(条索)。利用家蝇在室内喜欢停留在绳索悬挂物上的习性,将棉绳、麻绳等浸泡在有机磷或长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待绳索吸饱药液后取出晾干,裁成1米~2米长度,悬挂在栏舍等处的屋顶或天花板上,距地面2米~2.5米,每10米放2条~3条。4.投毒饵。投放毒饵是简便、经济、速效、易行的蝇类防治方法,除混合食物性饵料的毒饵外,还有液体毒饵、粘胶毒饵、颗粒毒饵等,可用于不同的场合。5.添加在饲料中。环丙氨嗪(又称灭蝇胺)是一种高效昆虫生长调节剂,可添加在饲料中,对双翅目昆虫幼虫有杀灭作用,尤其对在粪便中繁殖的几种常见苍蝇幼虫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可在苍蝇成虫以前将其杀灭。对场舍外,定期使用高效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1∶200加水(15天处理1次),4.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1∶100加水(10左右天处理1次),喷洒于圈舍外墙壁、排粪池、污水沟、水塘、杂物堆放处,使蝇、蛆、蚊虫无滋生地;在栏舍内外及其周围环境积水处放置杀虫药,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氰戊菊酯溶液等,可杀灭绝大部分苍蝇幼虫,大大减少舍外苍蝇数量。应注意的是,在选用化学方法防治苍蝇时,要选用无毒或是毒性较小的药剂,既能有效杀灭苍蝇,又确保肉牛正常生长发育。
  • 半棚式塑料暖圈肉羊养殖技术

    为了加快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并减少广大养殖户的劳动强度,利用半棚式塑料暖圈饲养是肉羊养殖中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 一、利用暖圈养羊的好处 1、温度适宜,能保膘保胎。冬季羊掉膘的主要原因是严寒与营养的缺乏。在冬季,由于羊体要抵抗寒冷和大风的侵袭,羊体的散热量就会明显增加,这就需要体内的大量脂肪来维持体温平衡,因而导致羊只很快消瘦。 2、提高仔畜的成活率。暖圈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在这种环境下养殖肉羊,能使母羊强壮、奶足,冬羔不会因严寒而冻死,也不会因寒冷而引起消化不良、感冒等疾病。 3、能促进仔畜的正常生长发育。由于暖圈的温度能维持在零下5℃以上,接近临界温度,所以为维持体温而消耗的能量物质就少,机体所吸收的热能物质就能保证冬羔的正常生长发育。 4、暖圈温度适宜。暖圈适宜的温度使得肉羊夜间就不会因寒冷而攒堆、上垛,因而消除了因冻、压造成的经济损失,能保证接冬羔的顺利进行。接羔时也不用专门的下夜人员,大大减少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 二、塑料暖棚舍的建造 1、舍址的选择。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处,要防止水倒流,排水要顺畅。同时还要考虑到防疫、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避开风口等不良因素。 2、朝向。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建舍时应坐北朝南,南偏东或偏西角度不宜超过15℃。如果受场地限制羊舍需为南北走向时,舍顶部可为全拱式的塑棚,中间为走廊,左右双排列。羊舍的前部在一定的距离内无高大的建筑,以不影响采光为宜。 3、合理设置通风换气口。暖棚的排气口应设在棚顶部的背风面。农户采用的小型羊舍,可采用圆形或方形排气口,每个排气口的大小在0.05平方米左右,一般每隔3米设置一个。排气口的顶部要设置防风帽,防止雨水灌入。 4、棚舍的塑膜坡度。塑膜的坡度是指塑膜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应控制在40°-55°之间,这样可获得较高的采光率。 5、暖棚大小的确定。一般根据养羊数量而定,一般羔羊占地0.75-1㎡/只,成年羊占地1-1.5㎡/只。如果过大会提高暖棚的造价,而且影响暖棚内的温度,过小会造成羊只拥挤,提高棚内的温度,空气流通不畅。 为了使暖棚获得理想的采光效果,圈的形状必须是长方形。圈的宽度不能随意改变,长度可随所需而改变。脊高与采光效果有很大关系,也不能随意改变脊高,否则会影响采光效果或造成浪费。
  • 大型养羊场怎么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养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羊舍 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 入场 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氢氧化钠溶液,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场大门设消毒池,经常喷4%氢氧化钠溶液或3%过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喷洒天花板、墙壁、地面,然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用具,将消毒药味除去。如羊舍有密闭条件,舍内无羊时,可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小时~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福尔马林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25毫升~50毫升,加等量水,加热蒸发。一般情况下,羊舍消毒每周1次,每年再进行2次大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羔前进行1次,产羔高峰时进行多次,产羔结束后再进行1次。在病羊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4%氢氧化钠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垫,以免病原扩散。 地面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或10%氢氧化钠溶液。停放过芽孢杆菌所致传染病(如炭疽)病羊尸体的场所,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与土混合,将此表土妥善运出掩埋。 粪便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实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羊场100米~200米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天以上,即可作肥料。 污水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入处理池,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剂)进行消毒,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克~5克漂白粉。
  • 营养物质对羊繁殖的影响

    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营养,是冬季进补佳品。冬季食用羊肉,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功效。随着人们对羊肉的认识,以及对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肉羊生产和繁育尤为重要,特别是肉羊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养羊业发展。下面主要谈谈营养物质缺乏对羊繁殖障碍影响。 碳水化合物。它是动物口粮的主要成分。在母羊发情前后如果日粮能量水平高,可增加排卵率,对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没有不良影响。但是,如果母羊增重过快或消耗能量过多都会使受胎间隔延长。为了提高繁殖性能,对产后母羊应供应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过多,但摄入的能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否则会引起肥胖。 蛋白质。蛋白质缺乏可以引起母羊初情期排卵延迟,空怀期延长。而蛋白质水平过高,对生育力也有不良影响。此外,饲喂高蛋白饲料而使瘤胃中氨的含量增高,会对胚胎产生毒害作用,还可能对生育力有其他不良影响。 维生素。羊体所需维生素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从日粮中摄入,二是组织合成各种维生素,三是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导致维生素缺乏的情况:一是由于饲料贮存时间过长而使其中的维生素丧失殆尽,二是长期舍饲或羊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其组织合成的维生素减少。例如:维生素A对于动物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则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繁殖力,主要表现为公母羊初情期延迟,母羊流产或少产,新生羔羊失明或共济失调,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胎盘发生角化变性,子宫炎的发病率升高,公羊性欲降低,睾丸萎缩,曲精细管中精子的数量减少,母羊的卵巢机能减退;对于β-胡萝卜素,有人发现在缺乏β-胡萝卜素而维生素A充足的情况下可引起肝酮含量下降,排卵延迟,发情强度降低,卵巢囊肿,发病率上升,子宫复旧延迟,产后卵巢恢复机能的时间延长,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发情延迟;维生素E和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但其在繁殖中的作用机理还不明了,有报道说维生素E缺乏会引起羔羊先天性畸形。 矿物质缺乏或失衡。这种情况能引起羊不育。钙间接影响繁殖。磷参与能量代谢及骨骼的发育和产乳,因此与繁殖的关系密切。硒缺乏主要引起生育力降低。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因此会通过甲状腺素合成而影响羊的繁殖。
  • 羊场如何进行消毒?

    羊舍消毒:10%-20%的石灰乳、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儿、5%的热草木灰或1%的石炭酸水溶液。每年春秋各消毒1次。也可交替性使用毒菌杀、百毒杀、火碱进行定期消毒。 运动场消毒:3%的漂白粉、4%的福尔马林或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每年春、秋各消毒1次。 门卫消毒:在出入口处经常放置浸有2%-4%的氢氧化钠或10%的克辽林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 皮肤、黏膜消毒:70%-75%的酒精、2%-5%的碘酊或0.01%-0.05%的新洁尔灭水溶液,用其涂擦皮肤或黏膜。 创伤消毒:用1%-3%的甲紫、3%的过氧化氢或0.1%-0.5%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污染或化脓创伤。 粪便污水消毒:粪便采用生物热消毒法,即在离羊舍100米以外的地方把粪便堆积起来,上面覆盖10厘米厚的细湿土,发酵一个月后即可。污水应引入污水处理池,加入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药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每升污水用2-5克漂白粉。
  • 怎样建立牛场防疫制度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牛已开始向役、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涌现了大批饲养专业户,养牛数量正在增多。建立防疫卫生制度是确保生产安全,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1)饲养场地选择 要坚持符合防疫卫生要求,有利于农牧结合的原则选择,应选择地势高而干燥、土质野硬,水源条件好,背风向阳、不紧靠交通要道的地方。要与生活、生产区分开。出 入车辆人员要通过消毒池,谢绝参观和外人出入,较大规模的牛场应设立兽医室、病牛隔离室、草料库和粪便污物处理场所。 (2)建立“全进全出”制 大批或小批饲养商品菜牛,都应采取“分群定舍、全进全出”的办法,整批进牛、整批出售。出售后对牛舍和周围场地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清扫和消毒,再整批进牛 饲养,这样有利于消灭病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3)严格检疫制度 购进牛必须有产地检疫证明。进场前必须再次进行检疫和消毒,隔离饲养1个月,确认无病后才能进入饲养场地。 (4)建立消毒制度 牛舍环境要经常清扫,一个月进行一次消毒。牛场和牛舍出入必须设立消毒池。 (5)合理处理粪便污物 每天清扫栏内粪便、污物,将粪便、污物进行泥封发酵或投入沼气池发酵,也可用化学药物处理,以杀死病菌和虫卵。 (6)控制动物传染源 消灭老鼠、蚊蝇和其他吸血昆虫。禁止养犬进犬,防止其粪便污染草料、水源。 (7)注意观察 及早发现疫病,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 一套完整的牛场消毒体系

    一提到牛场消毒,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撒点石灰,打点药就好了。大错特错。牛场消毒一定要成体系全面的消毒,才能达到效果。否则,你会发现钱也花了,但是牛场里面还是病菌横生,疾病不断。 下面就告诉大家牛场怎么全面的消毒: 一,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须更换工作服和鞋具,在消毒室经紫外线消毒和洗手后,方可经过地面消毒池或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洗手应用0.2%-0.3%过氧乙酸药液或其他有效药液,每天更换一次。 二,生产用具消毒 定期对生产区的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运输车进行消毒,可采用0.3%过氧乙酸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喷雾或浸泡消毒。 三,饮水消毒 养殖场采用浅层井水,河水及池塘作为肉牛饮用水时,须用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按照1000升水中加入8克漂白粉,较脏的池塘水可加大量至12-18克,等待12小时后再饮用。弱毒疫苗接种前后2-7天内应停止饮水消毒。 四,粪污发酵消毒 牛粪堆积发酵处理又称生物热消毒。将牛粪集中一起,将水分和粪渣分离后,粪渣堆积密闭发酵30天,即可作为有机肥使用;尿液可进入沼气池发酵产气,用做燃料。堆积发酵可分为圈内堆积法(包括深坑式,粪池式,半坑式等)和圈外堆积法:定期将圈内粪便等废弃物移出,堆积到一个平坦,干燥的地方堆制。 五,无害化处理 指对病畜整个尸体,污染物以及患畜病变部分或内脏进行适当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病原。常用方法有: 深埋 选择离牛场100米以外的无人区,在土质干燥,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抗,坑的深度应保证被掩埋物的上层距地表1.5米以上。 掩埋前,对被埋物实施焚烧处理。掩埋坑底铺2厘米厚生石灰;焚烧后的被埋物表面以及掩埋后的地表环境要进行消毒,掩埋地点顶部较周围高出20-30厘米。填土不要太实。掩埋后应设立明显 焚化 疫区附近有大型焚尸炉的,可采用焚化方式。 堆积发酵 被重大疫病如口蹄疫污染的粪便应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发酵。先在地面铺上2厘米厚的生石灰,再堆放欲消毒的粪便,高度1米以上,大小随粪便量而定,表层覆盖10厘米厚的沙土,发酵时间3个月以上。 六,常用免疫程序 疫苗免疫接种时间,次数和剂量应按照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实施。接种疫苗种类应该根据当地和肉牛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决定,一下免疫程序可供参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