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病防治——脑包虫病

    羊病防治——脑包虫病 2017-09-16 原创 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犬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腔引起羊神经紊乱的疾病。【流行特点】(1)星散发、慢性经过,死亡率达100%。(2)感染源是患绦虫病的犬所排出的粪便。(3)羊采食被犬粪污染的草后而感染。【诊断要点】(1)病初精神反常,兴奋与沉都交替出现,转圈运动,视力障碍。(2) 有时突然倒地抽搐,如癫痈样反复发作。(3)病羊多离群独站一处,发呆,无心采食,日渐消瘦,随着虫体在颅腔增大压迫大脑症状愈来愈明显。(4) 当虫体寄生在大脑半球时表现典型症状“回旋运动”,初转大圈,后来随着虫体增大转圈半径减小。(5) 当虫体寄生在大脑正前部时,羊常头下垂直线运动; 当虫体寄生在大脑正后部时,羊常仰头直行。【防治方案】(1)首先控制犬绦虫病,定期驱除犬绦虫。不让羊采食路口草,尤其农村十字路口的草。(2)吡喹酮往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5 毫升1次皮下注射( 成品针剂)。(3)也可用吡喹酮粉按每千克体重60 毫克1次内服。
  • 羊病防治——肝片吸虫病

    羊病防治——肝片吸虫病 2017-09-15 原创 肝片吸虫病是因羊采食沿河、水库、沼译地边的水草上附着的螺而引起的寄生病原体呈柳树叶状红褐色,见于肝内和胆管中,以贫血、黄疸、消瘦和下颌水肿为本病特征。【流行特点】(1)有区城性,凡有螺存在的河湖沼泽地区,都有本病存在。(2) 有季节性,多在夏末秋初感染,到人冬出现症状和死亡的病程规律。(3) 青年羊感染严重,儿乎达80%,死亡率高达40%左右。【诊断要点】(1)夏末出现大批羊食欲正常,但日渐消瘦,排粪不成球,渴欲增加。(2) 人冬后出现群发性,食欲大减,易疲劳,懒得活动,眼结膜苍白,颌下水肿( 群众称“裁水”),膘情急剧下降。(3) 孕羊易流产,易伴发“羊黑疫”。(4) 尸体剖检时可在肝胆管中发现扁平如柳叶状红褐色虫体。【防治方案】(1)夏季不在低洼沼泽地区放牧,不用河边沟塘处的草喂羊。(2)提前驱虫,每年夏末用硝氯酚按每千克体重3~4 毫克剂量1次内服。(3)5%碘醚柳胺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7 毫升皮下注射,间隔2 天后再重复1次。(4)用吡喹酮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5 毫升皮下注射( 未断奶羔羊禁用),本品为四川精华药厂生产。【提示】 凡用驱肝片虫的药,必须在停药后30 天方可屠宰,以防止药物残留伤害人体。
  • 立秋喂羊添加食盐注意事项?

    立秋喂羊添加食盐注意事项? 2017-09-15 来源:养殖一家人 一是将盐拌入精料中,每日定量饲喂。种公羊每天喂8~10克,成年母羊每天喂3~5克。 二是将盐溶于水放于槽内,让羊饮用;或将盐放入竹筒内,加少量水,使盐水渗透在竹筒外结成盐霜,让羊舔食;也可将盐块放在槽内,让羊自由舔食。 三是定期炒盐喂羊,喂量和次数根据季节、气候、牧草质量与羊的大小、肥瘦而定。方法是先将盐炒黄(成年羊炒嫩一些,小羊炒焦一些),铲起来化成水,然后将切碎的草料(麦秸、绿豆荚壳或其他干草均可)放进锅里,撒上盐水充分拌匀、炒干,让盐在草上结成盐霜。盐草炒好以后,带至放牧地,待羊吃到半饱,将盐草倒在草地上分成小堆喂。春、秋季每7~10天啖盐一次,每次每头羊6~10克(小羊减半);冬季每半月啖盐一次,每次10~15克(小羊减半);伏天每7天啖盐一次,每次10~15克。
  • 怎么样防治羊的快疫病?

    怎么样防治羊的快疫病? 2017-09-14 羊快疫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胃出血和坏死为特征。  流行特点 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以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一般呈地方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于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  主要症状 病羊往往来不及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有的排黑色稀粪,一般体温不高,有的可升高到41℃,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  预防 ①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不论大小羊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②当本病严重发生时,转移牧地,可收到减弱和停止发病的效果。应将所有未发病的羊只转移到高燥地区放牧,早上不宜太早出牧;③及时隔离病羊;对病死羊严禁剥皮利用,尸体及排泄物应深埋;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④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口服2%的硫酸铜,每只羊100毫升。  治疗 由于本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对病程较长的病例可给予对症治疗,使用强心剂、肠道消毒药、抗菌素及胺类药物。
  • 快捷有效的给羊药浴

    快捷有效的给羊药浴 2017-09-13 羊药浴是用一种药品(固体或液体)入水配成一定比例后,将羊只放入一定时间走出或取出,从而达到杀灭体外寄生虫的一种目的。羊药浴是羊饲养管理中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预报和治疗羊体外寄生虫的很好方法。各种羊剪毛后都必须进行一次药浴,以此来消灭体外寄生虫。规模养殖场为了预防,对没有体外寄生虫的羊每年也进行一次药浴。一、药浴基本流程1、在绵羊剪毛后7—10天(6下旬—7月上旬)进行药浴为最佳期。药浴前进行药浴药物选择(辛硫磷40%乳油、六六粉等),本次介绍以辛硫磷40%乳油为例。提前备药浴药品、解毒药品。 2、药浴选择清晨空腹(空腹一宿), 入浴前给羊充足饮水,免羊因口渴入浴池后吞饮药液。提前看好天气预报,尽可能选在晴朗无风天或微风天进行药浴。药浴的药液现用现配,一般根据羊体外寄生虫情况(有无寄生虫),将药液配成(0.05—0.07%)。 3、在药浴前2天放好水,尽量使水温达到自然温度。根据羊只多少准备人员、钩子、叉子、栅栏等,人员要准备齐全。 4、为了安全,可先用少数羊试浴,确认为安全后,再让大群羊入浴;应先浴成羊、后浴羔羊;先浴健康羊,后浴疥癣羊。 5、药浴前对羊进行检查,病羊、身上有伤口的羊不能药浴。 6、羊在药浴池中停留3-5分钟为宜,浴中用压扶杆将羊头压入药液中2-3次,使周身都受到药液浸泡。      7、成羊和羔羊要分别药浴,以免相互碰撞而发生意外。 8、离开药浴池让羊在滴流台上停留20分钟,待身上药液滴流入池后,才将羊放到草原上通风良好地带或收容在凉棚、宽敞的圈舍内。但禁止在密集高温、不通风的场所停留,以免吸入药物中毒。   二、药浴注意事项1、剪毛后10天左右进行、参加药浴人员带口罩、穿防护服,免引起中毒。2、一定算好水的体积及药品的成份,计算好药液浓度,使浓度适合,免中毒。3、对于小羔羊、病弱羊、妊娠后期羊一定要单独药浴。4、对有体外寄生虫的羊群一定要在药浴后第7—8天再药浴一次。同时将羊舍及其用具用0.1%辛硫磷溶液进行消毒,必要可用火焰高温消毒杀虫。5、阴雨天绝对不能进行药浴。药浴后注意观察是否有中毒现象,特别羔羊毛长,药液在毛丛中存留时间长,药浴后2-3天仍可发生中毒现象,发现中毒立即抢救。夜间更夫要加倍留意观察。药浴前备些强心、解毒(阿托品、碘解磷定)等药品,防止中毒后解救不急时。6、一定使羊全部进入到池里药液中,达到药浴效果。但压入药液后立刻放开,免呛羊等造成死亡,压入羊头时动作要快,不能是想压不想压,如此会呛羊,造成中毒或肺炎。 7、抓羊时要注意羊因惊慌而互相踩踏,造成死亡。8、注意不要让雨淋羊,免影响药浴后效果9、药浴后不能马上人工授精工作,会导致死精现象发生,药浴2天后再进行配种。
  • 秋季羊育肥谨防尿结石

    秋季羊育肥谨防尿结石 2017-09-13 来源:三农创富经 对养羊人来说秋季是个育肥羊好时机,此时羊饲料资源广、成本低,为了赶上冬天出栏旺季,养羊人都在抓紧给羊进行催肥准备,为育肥羊实现最佳出肉率而忙活着。但因天气条件限制放牧羊需转为舍饲,这时在过渡期,养羊人需特别注意喂羊饲料管理,避免一些适应能力差的羊只调节不好引发羊尿结石病,对育肥羊生产造成影响或损失。小编这里来给养羊朋友分析羊尿结石防治方案,希望对你养羊有所帮助。发生羊尿结石病因:通常发生尿结石主要与喂养饲料、饮水中含有某些过量矿物质或饮水不足有密切关联,结石的形成是由粒状结晶引起的羊泌尿器官发生炎症或阻塞,使羊发生排尿困难引发。相对于舍饲育肥羊和羔羊、种公羊、羯羊易发生尿结石,且药物治疗一般无效果。引发致病因素有:1、喂养饲料与饮水管理。一般羊的日粮精、粗饲料钙、磷比例要求协调,若一方缺失或过量都会影响羊体营养。如长期给羊喂较多的玉米、麸皮类饲料易在碱性尿环境中形成磷酸盐结晶;或给羊喂较多的甜菜、酒槽类饲料,易在酸性环境中生成硅酸盐结晶;这些都会使羊尿液中存在大量的磷,引起羊尿液浓缩导致盐类浓度升高,促使结石的形成。2、牧草因素。喂羊的草料中三叶草含磷量低、含钙量高,但草酸含量高,容易形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钙,并且使尿液呈现碱性,长期发展累积形成草酸钙结石。3、阉割问题。由于羊的尿道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会出现在种公羊上。早期阉割的羊由于尿道直径变小,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容易出现结石阻塞。4、其他疾病或遗传病。当羊发生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器官疾病,尿中炎性产物或细菌堆积,可成为羊的泌尿器官中盐类结晶的核心,能使尿液中有机物增多,加速晶体物沉淀,而进一步导致尿结石的形成。临床中,有些易患病体质羊因遗传因素也可能发生尿路结石。防治措施1、饲料尽可能控制谷物、麸皮、甜菜块根的饲喂质量,调节麸皮钙、磷正确比例。为了预防钙结石的生成,公羊饲喂粗饲料应多喂给禾本科干草,并保证饮用水的新鲜、清洁。2、早龄阉割羊是出现尿道结石的一种危险因素。如果要对公羊进行阉割,尽量避免在3月龄前进行。3、补充维生素A,可以减少膀胱上皮细胞的脱落,而上皮细胞正是形成尿石的母体核心。4、适当添喂氯化铵,能降低羊尿的PH值,使尿更偏向酸性,从而达到溶解尿结石的目的。氯化铵对于碳酸钙和硅酸盐结石的溶解是最有用的;用量为干物质的1%或总日粮的0.5%,或采用每只每公斤体重40毫克用量。但不宜长期喂给,会导致羊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减低。养羊户在治疗羊尿结石时,药物治疗作用不大,采用尿道切开术摘出结石效果为好。
  • 牛身上长满瘊子,养牛户不知如何是好?

    牛身上长满瘊子,养牛户不知如何是好? 2017-09-13来源:快乐养殖 牛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驱虫不到位,且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则非常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牛便会出现掉毛、长癞、长痘等现象,让人看了头皮发麻感觉十分不舒服。当然牛会感到更不舒服只是不能言语罢了,这种情况下将会影响到牛的正常休息、采食以及生长,长此以往下去最后牛极可能因营养衰竭或其他继发感染而亡。今天小编介绍一下与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1、疥螨 疥螨是牛体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之一,几乎所有牛体表面都有这种小虫子,只是数量多与少的区别而已。疥螨主要寄生于皮肤角质层下,并不断在皮内挖凿隧道,虫体便在隧道内不断发育和繁殖,疥螨虫体较小仅0.2~0.5毫米长,肉眼不易看见。还有一种与疥螨相似的体外寄生虫叫做痒螨,主要寄生于皮肤表面,痒螨虫体较大有0.5~0.9毫米长,肉眼可见。 当疥螨(或痒螨)繁殖到一定数量,便会引起一种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即疥疮。进一步发展疥螨寄生部位便会出现脱毛,其形状犹如真菌引起的体癣一样,因此很多养牛户会将疥螨误诊为体癣。 防治: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常对牛舍进行通风以保持环境干燥;定期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进行驱虫,可有效预防疥螨的发生;当发病后可采用伊维菌素、双甲脒或除癞灵(辛硫磷)进行外用,民间土法涂抹废机油同样有一定效果。 2、蜱虫 蜱虫一般多发于放牧的牛,特别在低洼潮湿的环境中很可能隐藏大量蜱虫,牛吃草时这些蜱虫便会悄悄的爬到牛身上安家落户。通过吮吸牛体血液蜱虫会不断膨大,最终甚至可能达到原体型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之多。当蜱虫身体膨大之后口器便会镶在牛皮肤中,然后表皮则会慢慢干裂,最后则与牛皮肤俨然形成一体。看起来比较像瘊子,也就是寻常疣,因此很多养牛户会将蜱虫误诊为寻常疣或扁平疣。 当牛感染蜱虫时,不仅会影响正常生长还会传播牛焦虫病等传染病,因此蜱虫盛行的5~9月份同样为牛焦虫病的高发季节。牛焦虫病的主要症状为稽留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严重黄疸、贫血以及腹泻带血等,当夏秋季节牛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鉴别是否为焦虫病,然后采用贝尼尔、黄色素等特效药物对症治疗。 防治:尽可能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环境放牧,以减少蜱虫的感染几率;定期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驱虫,并在适宜的情况下采用倍硫磷、毒死蜱、敌百虫、双甲脒或氯氰菊酯等药液体外喷洗杀虫;当蜱虫后期固定在牛皮肤上时,则需要采用镊子将其拔掉再做对症治疗。 进入秋季后,养牛户一定加强驱虫工作,给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快速抓秋膘。
  • 羔羊以站立不起来、瘫痪、无力、死亡怎么办?

    羔羊以站立不起来、瘫痪、无力、死亡怎么办? 2017-09-12 羔羊以站立不起来、瘫痪、无力、死亡为主要症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缺铁性贫血症;    二、缺钙磷症;    三、缺硒症。    四、缺铜症    五、新生羔羊奶结症    六、羔羊中毒性消化不良1、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回答:缺铁性贫血的羔羊多表现为羔羊不能站立和不能自行吮乳,多伴有可视黏膜苍白、体瘦、血稀、全身水肿等症状。  2、缺钙磷有那些症状?    回答:由于钙的作用是维持肌肉的紧张性,故在低钙血情况下病羊总的表现为衰弱无力。病初全身抑郁,食欲减少,反刍停止,后肢软弱,步态不稳,甚至摇摆。有的绵羊弯背低头,蹒跚走动。由于发生战栗和不能安静休息,呼吸常见加快。这些初期症状维持的时间通常很短。此后羊站立不稳,在企图走动时跌倒。有的羊倒后起立很困难。有的不能起立,头向前直伸,不吃,停止排粪和排尿。皮肤对针刺的反应很弱。羔羊软骨病表现为羔羊不能站立及自行吮乳。3、羊缺硒有那些症状?    回答:羔羊白肌病引起肌无力现象,死亡,有时个别伴有拉稀腹泻。4、 羊缺铜有那些症状?    回答一:羔羊铜缺乏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运动失调和脱髓鞘现象,又称“摇背病”。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缺铜时使磷脂合成发生障碍,髓磷脂合成也受到抑制,造成神经系统的脱髓鞘和脑细胞的代谢障碍,临床表现为运动失调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状。    回答二:羔羊不明病因死亡,有的产下即为死羔,有的存活10天左右死亡。发病羔羊一般体温不高,呼吸、心跳正常,但大都比较消瘦,被毛凌乱,出现多发性神经症状,后肢瘫痪,无法站立,死前多数有明显的抽搐现象。病理学检查眼观变化:病死羔羊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大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软化,脑沟变浅,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心脏暗红,收缩较好。肝脏色彩不均、稍肿、较脆。肾被膜易剥离,切面皮质部血管扩张,髓质颜色呈暗红。肺脏稍肿。脊髓内有黄色胶冻样物和少量黄色液体。膀胱黏膜有少量细小出血点。肠管后段充有气体。5、新生羔羊奶结有那些症状?    回答一:新生羔羊乳积又称真胃积食,奶结。是一种春产羔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死亡率高。奶积症一般在出生两天左右出现。主要特征是:病羊真胃内有较多大而坚硬的凝乳块积聚。它不同于一般的消化不良,此例病羊发病早期不见拉稀症状,仅表现为不食,精神沉郁,很快死亡。此病与羔羊受风寒侵袭有直接关系,寒流侵袭或遇下雪天气时,新生羔羊乳积、拉稀现象相对集中。     回答二:病初羔羊急躁不安,继而精神倦怠,弓腰缩颈,耳鼻发凉,口流黏涎,食欲减少或废绝。后期卧地不起,头弯于一侧,触诊腹部可摸到真胃内积聚的凝乳块,其如核桃大或鸡蛋大,数量从1到数个不等。病程达1~3 d,病程较长者常肚胀、拉稀及出现神经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和加强护理,病羊很快死亡。
  • 黑山羊常见疾病及治疗

    黑山羊常见疾病及治疗 2017-09-12  1、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虽不致羊死亡,但直接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发育。每年春、秋季必须各驱虫一次。可选择的药物有:丙硫咪唑(抗蠕敏)、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灭虫丁等,口服或注射。对体外寄生虫,可用1-1.5%敌百虫溶液洗刷羊身。对羊舍和羊所触及的物品用0.5-1%敌百虫溶液喷洒。  2、痢疾  羔羊痢疾是常见多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病初可用较大剂量的青链霉素各20万单位注射。排稀粪的羔羊,可灌服6%硫酸镁(内含0.5%)30-60毫升,6-8小时后再灌服1%高锰梭钾10-20毫升,必要时可再灌服1%高锰酸钾2-3次,也可用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调灌服,每日2次,还可用生大蒜头100克,将其去皮,捣烂加醋25克,白酒20克一次灌服。  3、肺炎  肺炎可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治疗,每只每次2-3毫升,每日2次;或者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40-80万单位,每日2次,退烧可用复方氨比林,每只2-5毫升,每日1次。  4、羊传染性脓胞  羊传染性脓胞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传染病,羔羊、幼羊发病最多,常群发性流行,可用碘甘油涂擦患处;也可先用盐水浸泡患处,揭掉结痂后,用食盐干擦;还可用高锰酸钾冲洗创面,再涂龙胆紫、碘甘油、土霉素软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涂擦患处,每日1-2次。
  • 牛中暑如何防治

    牛中暑如何防治 2017-09-12   中暑牛精神沉郁,有时眩晕,四肢无力,步态不稳,行走如醉,全身震颤,口吐白沫,口色发红,心跳加快,体温升高4l℃—43℃,全身出汗。有的病牛表现兴奋,狂暴不安。也有的病牛全身麻痹,皮肤、角膜、肛门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常发生剧烈的痉挛。严重者1小时~2小时死亡。  预防: 1.合理安排放牧时间。最好早放牧,中午多休息。 2.常打开牛舍门窗,提高空气流动速度,降低舍内温度。 3.炎热天用车船运牛时,要防止牛过度拥挤。要有遮阳设备,并注意通风。4.加强饲养管理。多喂青绿多汁饲料,每日供足饮水4次~5次。  治疗: 一旦发生牛中暑,一要立即将牛牵到通风凉爽的地方。二要灌服冷盐水。用冷凉水浇牛全身或用冷水洗其头部,也可用冷凉水灌肠。三要灌服西瓜汁5—10公斤。将西瓜去皮除子,捣碎后让其自饮或灌服。如病情重的,可静脉放血1000—2000毫升,然后立即静脉注射1500—3000毫升生理盐水。内加10%安那加10—30毫升或10%樟脑磺酸钠10—20毫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