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牛难产的诊断、正确助产及预防方法

    1、诊断方法 1.1胎儿正生或倒生 如果母牛腹中胎儿呈正生姿势,对其进行产道检查的时候能够触摸到胎儿的嘴唇和两前肢;如果将手伸到胎儿的口腔中,可感知胎儿有吸吮动作,触动胎儿的眼睛或者是肢体,如果有生理反应则能够确定为活胎。如果用手进行产道检查可触摸到胎儿的脐带或肛门、尾巴和后肢,则诊断胎儿为倒生状态,触摸到胎儿的脐部、肛门和后肢如果有生理反应,则可确定为活胎。但是,如果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时,触摸胎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没有任何生理反应,则确定母牛腹中为死胎。 1.2胎儿头颈侧弯 如果母牛腹中的胎儿将两前蹄伸入产道,而头却弯向躯干的一侧、下方、后方的情况,可以诊断胎儿为头颈侧弯性难产。发生这种情况的难产占母牛难产的一半。如果母牛腹中的胎儿头颈位于骨盆的一侧,并没有进入产道,在母牛阴门口仅仅可见胎儿的蹄部,而头和唇部却不可见,胎儿头颈侧弯的方向为胎儿蹄部伸出阴门较短的一侧,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的时候,可以在其自身胸部的侧面摸到胎儿的头部。 1.3胎儿腕关节、肘关节屈 腕关节、肘关节屈曲难产包括一侧性或两侧性屈曲2种,主要是因为胎儿的1条或2条前腿屈曲没有伸直,而腕关节屈曲伴发肘关节屈曲,导致整个前腿呈屈曲的状态,导致肩胛部的体积增大而出现难产的情况。如果胎儿的两侧腕关节发生屈曲,在母牛的阴门仅可见胎儿的嘴唇部;一侧性腕关节错位,在母牛阴门处可见胎儿的一个前蹄和嘴唇,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的时候,伸入产道的手可以触摸到胎儿的1条或者是2条前腿,而在母牛的耻骨前沿附近有屈曲的腕关节。 2、助产方法 如果母牛处于无力分娩的状态时,术者应该将手伸入母牛的产道,然后将胎儿强行拉出。也可以给难产母牛注射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8~10mL,如果有必要可以间隔20~30min之后进行1次重复注射。 如果母牛腹中的胎儿姿势不正,头颈侧弯、胎畜两腿已伸出产道,而头颈弯向一侧,不能产出,术者将手伸入产道检查即可摸到。如胎头后仰或扭转严重,先将胎畜推进子宫,并进行矫正后,再以正位拉入产道前肢以腕关节屈曲伸向产道引起难产时,将胎畜推回子宫,术者手伸入产道,握住不正〖JP2〗前肢蹄部,尽力向上抬,再将蹄拉入骨盆腔内,便可拉直前肢。 3、助产注意事项  对难产母牛腹中的胎儿进行矫正的时候,应该先把胎儿送回母牛产道或者是子宫腔内,然后对胎儿的方向、位置、姿势进行矫正措施。对母牛腹中的胎儿进行强行的牵拉时,术者应该配合母牛努责的节律,指导助手牵拉胎的力量、方向和时间,以免损伤母牛的产道。滑润产道并保护黏膜,可采取石蜡油注入难产母畜的产道内。矫正胎位没有希望以及子宫颈狭窄、骨盆狭窄,应该及时采取剖腹取胎手术,如果腹中的胎儿已经死亡的而且拉出确实很困难的,可以采用隐刃刀或纹胎器肢解分块取出。 胎衣滞留时,应按胎衣不下治疗。产后多喂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精料。难产母牛生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尤应加强护理,使机体迅速恢复正常,并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 4、难产的预防 怀孕母牛在生产之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是否为初产母牛,了解母牛的健康程度、子宫收缩努责及产道的情况;检查后如果发现母牛难产,要确定掌握胎儿进入产道的程度,正产或倒产及姿势、胎位、胎向变化,确定胎儿的状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助产方法。 母牛配种应该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同时要求母牛的体重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通常母牛进行初配的年龄是1.5~2.0岁,体重超过350kg,符合条件的母牛基本达到体成熟。如果母牛已经达到了初配的月龄,但是体重并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就要将其配种的时间相应的延迟。总之,给母牛配种,必须综合考虑品种以及实际的饲养管理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配种。 平时的临床生产中,要相应的对母牛的营养水平进行控制,母牛如果采食低蛋白质的日粮可以使其产出的犊牛初生重相应的减小,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保证母牛的膘情适中,降低其难产率。在母牛生产前的5~6天给其注射激素,可以降低难产的发生概率。 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措施,供给母牛营养全面的饲料,保证摄入的营养充足,而且不能给母牛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平时应该促进母牛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体况良好。确保母牛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圈舍注意清扫卫生,给母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 再便宜都不买!这几种羊,碰到最好绕着走

    最近两年羊价的上涨,让养羊人有了盼头。没入行的抢着入行,已经入行的想办法扩大规模,引种环节也越来越被养殖户重视,但是,无论羊价再怎么涨,以下几种羊千万要慎重,一不小心就赔进去了。 第一:最好不要买小公羊 这一点可能不少人会反对。俗话说,公羊好,好一坡。一只像样的种公羊谁都想要,为了降低成本,不少养殖户都会选择购买小公羊自己养大,作留种用。但是,殊不知,买小公羊其实就是在碰运气,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小时候看起来不错的小公羊最后会长成什么样。长大后 运气好一点,节省了成本,自己喂养营养足够,必定会是一只不错的种羊;但是老养殖户想必也见多了那种一个月的时候长得要比其他同龄羊高壮不少的,甚至有的小公羊一个月的时候比其他两个月的羊看起来都要壮不少。但最后会出现生长停止,一次次被其他羊赶超。结果花大价钱精心挑选的种羊,最后按普通价格卖都成问题。 第二:距离太远的外地羊不要买 就近原则。不要总认为外地的羊有多完美,除非有特别靠谱的朋友在的话,可以考虑。否则挑不到好羊是小事,被强买强卖甚至最后价格出现变动都是常有的事,不是小编夸张,到外地买羊的养殖户遇到这种事的太多了。本地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终究还是本地羊适应能力更强。 第三:网络买羊要小心 微信买羊盛行一段时间之后,如今,kuaishou上买羊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不能说所有人都是骗子,但是小编真真实实听过这样一件事,是一位羊友反馈的:通过某手买了一只努比亚山羊,付款之前有视频挑选过羊,结果发回来的那只压根就不是自己看过的,体型要小得多,而且花了买品种羊的钱,结果回来的不知道是多少代了。得不偿失啊!这样的例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劝诫大家一定不要因为因为网络的发达忽略了可能带来的损失。 第四:不要一次性买太多 这一点特别针对新手养殖户。引种的时候一定不要一次性买太多,传统观念一般都会认为,放羊多少也是放,为什么不一次性多买点,利润见效快!但是,家有万贯,带毛不算。养羊需要注意的太多了,大到羊病疫苗驱虫,小到饮水喂料剪毛,每一件都够一个新手手忙脚乱的。如果没有有经验的技术员,即使资金充足也建议大家不要一次性买太多,循序渐进、积累经验、逐步扩大规模,才是正经的经营之道。小编建议,一次不要超过30只基础母羊,特别有经验的老养殖户除外。 ----本文转自头条号,不代表牛羊之家观点。
  • 羊群发生传染病的处理措施

    羊群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就地扑灭,以防止疫情扩大。兽医人员要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同时要立即将病羊和健康羊隔离,不让它们有任何接触,以防健康羊受到传染;对在发病前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不能再同其他健康羊在一起饲养,必须单独圈养,经过20天以上的观察发现不发病,才能与健康羊合群;如有出现病状的羊,则按病羊处理。 对已隔离的病羊,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隔离场所禁止人、畜出入和接近,工作人员出入要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及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不得运出;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羊,由兽医根据国家规定进行严格处理;病羊尸体要焚烧或深埋,不得随意抛弃。 对健康羊和可疑感染羊,要进行疫苗紧急接种或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发生口蹄疫、羊痘等急性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划定疫区,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措施,并组织力量尽快扑灭。
  • 给羊打针,很多人不会!进来学习一下

    一、抓羊方法 抓羊应抓羊腰背处的皮毛,注意不可直接抓腿,以防扭伤羊腿;不可将羊按倒在地使其翻身,因羊肠细而长,这样易造成羊肠扭转羊只死亡。羊抓住后,人骑在羊背上,用腿夹住羊的前肢固定好,便可给羊打针了。 二、打针方法 1.肌肉注射:在羊的颈部上1/3处(肩胛前缘部分),先用碘酒局部消毒,注射时用左手拇指、食指呈“八”字形压住肌肉,再推药液。注射完毕拔出针头,针孔用碘酒消毒。 2.皮下注射:先用碘酒消毒羊颈部,用左手拉起羊的皮肤成三角形皱壁,右手拿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如针头能左右自由活动便可推入药液。注射完后拔针,针孔用碘酒消毒。 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部位为羊耳部或颈部,剪除注射部位羊毛,用碘酒消毒,用手拍打静脉,将针头刺入顺血管平推,如有血液回流入针管,则可慢慢地推入药液,注射完后拔针,并对针孔消毒。驱血液原虫多采用静脉注射法,其药物多有一定的毒性及刺激性。 喂药方法 液体药物:将药物装入塑料瓶或长颈酒瓶内,抬高羊头使其保持水平,一手拿灌药瓶从羊的一侧口角插入,稍向一侧颊部推入,然后将药液倒入。药量大时先倒入部分药物后稍停,让羊吞咽下再倒。 片剂药物:用手抬高羊头使其保持水平,另一人用手从羊一侧口角插入让羊张口,将药片投入羊口中,让其吞咽。 在临床上常因注射处理不当而引起局部坏死,甚至羊中毒死亡。这里介绍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一是注射液的处理,先按要求稀释好注射液,再按每只羊加5%的葡萄糖溶液20毫升左右稀释;二是选好注射针头;三是严格控制用药量。 羊防疫流程时间表: 一、成年羊防疫程序 ——2月中旬注射口蹄疫苗。 ——2月下旬注射山羊注射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 ——3月上旬注射羊痘疫苗。 ——3月中旬注射三联四防疫苗。 ——8月中旬注射口蹄疫苗。 ——9月中旬注射三联四防疫苗。 二、羔羊防疫程序 ——产后7日龄注射口疮疫苗。 ——产后15日龄注射三联四防疫苗。 ——25日龄注射口蹄疫苗。 ——90日龄注射羊痘疫苗。 ——断奶后10天注射三联四防疫苗。 三、孕后期羊预防羔羊腹泻免疫方案 ——产前30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 ——产前20天注射三联四防疫苗。
  • 羊友们一定不能忽视羊眼屎,小眼屎可能出现大问题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羊也有一定风险性。比如你了解很平常的羊眼屎,也能导致羊群死亡吗?不少养羊小白就吃过这个亏。今天我们聊聊哪些疾病可造成羊的眼屎多.。 1、内火大导致羊的眼部炎症引起眼屎多 这种表现症状一般是发热出汗,尿少且大便干燥,声音嘶哑并且眼屎经常出现。出现这样的情况,养羊户除了喂粗干饲料外,还需要给羊群补充青绿多汁的饲料,比如胡萝卜、白萝卜。另外保持羊群清洁和及时补充干净的清水很有必要。对眼屎多的羊可以用棉签蘸温热盐水去除,用氯霉素等眼药水滴眼。 2、结膜炎引起的眼屎多 结膜炎是很常见的眼病,各种动物都可以发生,一般是受外部刺激和感染引起的炎症。表现为眼红,怕光,流泪,在早上的时候由于眼屎过多,导致羊难以睁眼,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羊失明。结膜炎成因较多,花草过敏和病毒感染都能引起。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送兽医检查,再做治疗。 3、羊口疮引起长眼屎 症状表现为羊口角,上唇有水疱,有也会嘴唇出血,舌头溃烂,体温在41摄氏度左右,羊眼角挂满眼屎。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病羊隔离,以防传给健康羊群,并且对圈舍严格消毒。 4、眼部损伤引起长眼屎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大多出现在放牧时,受树枝或者杂草等损伤眼部引起。如果发现的草,应该尽快的对羊眼检查,有异物尽快的处理掉。严重的眼部损伤,应及时送医检查救治。 总之,养羊不是个懒人活,要想在这个行业赚钱,除了忍受起早贪黑的辛苦,还有不断的总结和学习。
  • 养羊兽药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畜牧养羊等临床工作中安全、正确、合理地使用兽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是临床兽医和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养羊兽药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诊断疫病 对症下药使动物疾病能得到快速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诊断。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药物治疗效果是对诊断的验证。只有正确诊断加上合理药用,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因此,在诊断动物疾病时,要做到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对不明原因的疾病,严禁滥用药。 2、疗程及给药时间 使用药物要有足够的疗程,疗程的长短取决于疾病的急缓,因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过程,如果疗效过短,有些病原体只能暂时被抑制,不能根本消灭,一旦停止用药,受抑制的病菌就会重新生长、繁殖,出现更严重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用药,但在应用抗菌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为巩固治疗效果,在症状消失后尚需要继续应用药物一段时间。某些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为减少不良反应。需按疗程规定用药。另外,有些药物在恰当的时间应用药物,可以提高其药效,至于给药时间,则需要从药物性质、吸收、药物对胃的刺激,动物的耐受能力和药效发生作用的时间等方面考虑。 3、药物的剂量 通常药物被机体吸收后,达到有效浓度时才能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药物使用剂量过小,达不到有效浓度,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且易产生耐药性;使用剂量过大,超过一定浓度后,疗效不能增加,造成药物浪费,并对机体产生毒性。因此,应根据血液中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合理安排用药次数、剂量及疗程。另外,有些药物的剂量不同,药理作用也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掌握药物的剂量。 4、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常需要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降低或避免毒性反应,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在使用兽药时,应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注意配伍禁忌。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红霉素等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配伍,防止毒性加强。 5、耐药性和过敏反应 耐药性一是指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二是指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某些药物在连续反复给药后,病原体、动物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下降,产生耐药性。这就要求根据动物病情进展情况及时调换药物,为了防止病原体、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在使用兽药时应严格遵循规范用药,做到用量充足,疗效得当;单一抗菌药物有效时不采用联合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病因不明,切勿轻易用抗生素;尽量减少长期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过敏反应是动物个体在应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异常现象。因此,使用兽药时应予以注意。 6、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由于患病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体重不同,即使对同种药物,其敏感程度及治疗效果也不同,反应亦不明显。因此,使用兽药时应特别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7、动物的病理状况和机能情况 动物机体的病理状况和机能情况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异,一般是出现病理情况下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8、综合性防治措施 动物发生急慢性疾病后,常伴有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功能异常。临床治疗过程中,坚持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注意加强电解质和机体酸碱度平衡的调节。
  • 强行让母牛一胎产多犊有风险嘛?合不合算?

    母牛繁殖速度相对较慢,正常情况下一年产一犊,甚至三年仅可产两犊,因此导致市场上牛犊价格不断升高。当前一头刚断奶的良种牛犊便需要七八千元,部分养牛户便想能不能利用某些技术手段强行让母牛一胎产多犊?其实母牛一胎多犊技术,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开始推行了,技术手段主要有这么三种 一、加强选育 经研究表明母牛一胎多犊具有较强的遗传性,可选用此类母牛繁殖的后代公犊做父本、后代同性多胎母犊做母本,再经过数代的选育其后代牛群便可以保持较高的多犊概率。需要注意异性多胎母犊不可选做母本,因此类母犊95%以上均无繁殖能力。 二、胚胎移植 当前胚胎移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许多科研团队甚至牛场兽医均能熟练操作。胚胎移植同样可使母牛一胎多犊,想让母牛产几个牛犊便移入几枚胚胎便可。 三、多产疫苗 又名母犊双胎素,为一种复合激素,主要通过促进母牛多排卵而达到一胎多犊的目的。母牛发情适配期间肌内注射多产疫苗30~40微克,然后进行人工输精,母牛一胎产2~4犊的概率可提高到60%以上。 母牛一胎多犊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无论超数排卵还是胚胎移植均可以让母牛一胎产多犊,然而实际养牛过程中这样做的风险却非常大。 1、母牛妊娠风险。 一些大型肉牛品种的牛犊初生体重较大,例如夏洛莱牛的牛犊初生体重可达100斤以上,别说一胎多犊了就算一胎一犊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牛犊过大或过多造成腹压过大便容易引起产道脱垂及消化问题,第二妊娠期间特别容易出现流产、早产等问题,第三生产时特别容易出现难产,有时候可能连大牛都保不住。 2、牛犊体弱多病。 一胎多犊肯定没有一胎一犊的牛犊体质强,照顾不好便可能出现肺炎或生长缓慢等问题,相比之下养牛户所需要付出的精力会更大,大型养牛场硬件设施可以达到但是却没有太多精力照顾一胎多犊的牛犊,中小养牛户有充足的精料去照顾一胎多犊的牛犊但是硬件设施却往往不达标,牛舍环境脏、湿度大、温度不适宜及消毒不严格等都可能使牛犊出现伤亡。 3、母牛奶水不足。 大部分肉牛品种的泌乳性能并不算太强,哺乳一头牛犊还算充足,但是哺乳两头牛犊便有一定压力了,牛犊吃不饱便会影响生长和抵抗力,这样便容易形成僵牛,一旦成为僵牛后两头牛都不一定有一头健康牛增重快。
  • 买牛前、买牛后,十招预防牛病,赚钱无忧

    近期牛价继续上涨,不少养殖户在这样的行情下瞅准了机遇,预备肉牛补栏。养牛之家以为坚持适宜的存栏量或许恰当补栏没有错,可是切不行深陷其中,不顾行情走势,盲目张狂补栏。那么,在恰当的补栏过程中,对于新买进肉牛应当留意些啥?怎样才能避免买进病牛和下降新买肉牛发病率? 买进前 一、择优补栏。优秀的杂交牛具有肉长发育快、饲料酬劳高、屠宰率高等特色,养殖户能够考虑挑选三元杂交牛、二元杂交牛育肥。 二、就近采购。假如仔牛不能自繁自养,最佳就近采购。需要从外地引入仔牛的,事前要到畜牧兽医部分了解仔牛产地有无疫情,断定无疫后方能前往采购。 三、整理栏舍。在预备购进仔牛前,要先将栏舍清扫洁净,尤其是发肉过疫病的栏,更应进行完全消毒,且不行马虎行事。消毒可根据病原选用2%的烧碱水、5~10%的来苏儿或10%的过氧乙酸。 四、问明仔牛情况。在采购仔牛时,要问明仔牛的喂料品种、饲喂次数和饲喂时间,仔牛购回后,要尽量满意本来的饲喂条件,制止俄然改动饲料和饲喂方法。买进后 一、阻隔养殖。新买进的牛不能与曩昔养殖的牛混养,须分隔养殖,假如出现病牛,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话,要决断采纳措施,避免疫病扩大和盛行。 二、饮高锰酸钾水。仔牛购回后第1天,要先给仔牛饮1次高锰酸钾水,并坚持供应充足清洗的饮水。 三、适应养殖环境。饮水后,让仔牛自在活动、排尿和排便,投给仔牛适当的青绿饲料或颗粒性饲料,今后再逐步添加精饲料,喂至仔牛7~8成饱,待仔牛完全适应后,再让仔牛自在采食。 四、避免下痢。在仔牛饲猜中添加适当的护仔康1号,日粮中添加2%饲喂半个月,以避免仔牛下痢。一起,为了添加仔牛肠喂的适应能力,还可在仔牛的饲猜中添加酵母粉或苏打片。 五、防止免疫。通过7~10天的调查,在断定仔牛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可给未经防止接种的仔牛进行牛瘟、牛丹毒、牛肺疫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六、驱虫混养。新购进的仔牛通过15~30天的独自养殖后,假如无疾病的发肉,用盐酸左旋咪唑片按每5公斤体重25~30毫克的剂量内服驱虫后,便可与其它仔牛合群混养。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母牛下完牛犊多长时间打栏正常

    母牛发情配种,在一个月后不出现发情现象,而且食欲增强,膘情渐长,皮毛油光发亮,表示这头母牛已经怀孕。 母牛是否怀孕及临产时有以下特征要注意: 1、母牛发情配种,在一个月后不出现发情现象,而且食欲增强,膘情渐长,皮毛油光发亮,表示这头母牛已经怀孕。 2、母牛怀孕后性情温顺,行动谨慎,喜欢安静。 3、随着怀孕时间的延长,母牛腹围逐渐增大,而且出现呼吸加快现象。 4、怀孕母牛在临产前半个月左右,乳房开始变大,到临产前几天可从前两个乳头中挤出如蜂蜜样的,表示母牛再有3——5天要产犊了。 5、外阴部的变化:母牛怀孕后期,阴唇变软,皱褶展平,封闭子宫口的粘液塞开始溶化,临产前2——3天呈透明状流出阴门外。 6、两侧臀部塌陷:怀孕母牛在产前1——2天,骨盆部韧带软化、松驰,尾根部两侧的肌肉明显塌陷,这是临产前期的主要变化。 7、母牛产前出现明显不安现象:母牛出现时起时卧,来回走动,不断的回看腹部,不食、哞叫等现象时要做好接产准备。 饲养母牛的朋友们都清楚,如果是空怀母牛,又没到让它怀小牛的年龄,那么,通常情况下都是实行保命计划,意思就是不给太多的精料吃,只要保着命就可以了。而对于专门饲养繁殖母牛的朋友们,可要注意了,给母牛用点好料,精心配制精料、细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其决定着母牛膘情够不够、能不能正常发情、怀上牛犊后营养跟不跟的上、牛犊产下后是否健壮个头大、母牛产完牛犊后奶水是否充足、母牛产后营养是否充足.
  • 繁殖母牛下完牛犊不如以前爱吃草怎么办?

    其实,多数母牛产后食欲不好,在母牛产犊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反应,这也是产后母牛一些代谢病发生原因,是影响产后奶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也是产后母牛发病的根源。要解决牛产后食欲不佳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确定症状后给于对症施治,一般产后的食欲不佳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两种。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母牛产后病理性不食 产后母牛的酮病 酮病是引发产后病理性不食的首要原因。母牛酮病一般在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病牛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只吃少量的青草或粗饲料,基本不吃精料,并伴有反刍停止,到最后会直接停止采食。饲养人员要想防治母牛酮病必须做到,加强妊娠其母牛的管理,避免母牛上膘过肥,待母牛产后要做到科学管理,尽快提高母牛的采食量,产后可补充液体葡萄糖和维生素B,这样可以提高母牛食欲,有效降低产后食欲不佳的发生。 慢性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一般是因为精饲料饲喂过量,粗饲料采食不足造成的。母牛产前和产后三天内都有可能发生本病。如果是奶牛的话,发病比例一般和产奶量成正比,产奶量越高,发病几率也越高。主要是产后母牛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并在产后投喂大量精料催奶,更容易引发本病。预防瘤胃酸中毒需要在母牛产前2周时间,尅是慢慢增加精料投喂量,以此达到培养瘤胃对产后增加大量精饲料的适应,另外,在母牛产后立即让母牛补充体液,如葡萄糖溶液等,以提高母牛的体质,促进母牛的胃肠消化功能,再就是,产后应按层次慢慢增加精料投喂量,并在精饲料中中添加适当的小苏打来综合胃内的酸含量。 母牛产后非病理性不食 我们知道母牛在分娩前后的体内激素反差较大,再加上生产后腹腔压力及身体血液的变化,从而导致胃肠活动下降,造成母牛的食欲不佳或不食,另外,不合理的接产和助产也会使这种情况加剧,有的甚至会出现产后母牛的瘫痪。要防治本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合理接产和助产,产后及时给母牛补充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其实,母牛在生产后体质非常虚弱,也没有什么食欲,所以,我们尽量给产后母牛提供适口性较强,并易于消化吸收的精饲料,一般可以把生料改为熟料给牛饲喂,这样可以提高母牛的食欲,以便母牛能获得更多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让母牛尽快恢复体质,同时也能保证犊牛所需要的奶量。 ----本文转自头条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