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知识储备:养羊什么时候买羊最合适呢?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养殖,深知养殖业的复杂与风险,做好养殖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以及养殖知识的储备。 非洲猪瘟过后,深深的体会到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养殖的小农庄,单一的产品是风险很大的,所以在稳健经营香猪和蛋鹅的基础上,决定把自己曾经PS的养羊项目重新做起来。 经过一年的试养,春节后就开始扩大养羊的规模,在这一年的过渡时间里,没少和养羊户打交道,更没少往羊的交易市场上跑。好在我的那些曾经的养羊的同行们,大部分还都在这个行业里,能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比较多一些。 一、首先聊一聊第一个问题,买羊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目前,养羊的方式有两种,根据这两种方式,购羊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聊一聊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自繁自养养殖模式下的购羊时间。 如果您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那么春节后购羊是最好的时节,有几个好处呢? 一是羊价回落,购羊的成本降低。 春节过后,活羊的销售旺季也就结束了,活羊价格会小幅回落,这个时候购羊可以节省成本。 二是春草萌发,羊饲料会越来越充足。 养羊离不开草,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春草萌发的时期,自此以后,草会疯长开来,养羊户不会再像冬季一样为养羊缺草而发愁啦,更不会出现“羊倒冬”的现象啦。 三是有利留种羊。 春天买小羊,一般都是4-6个月的羔羊,买入后,饲喂1-2个月就可以配种啦,通过5个月的孕期,所产的小羊到了下一个春节还可以赶上销售。同时,小母羊还可以长身体,增体重,一举两得。 (二)短线育肥养殖模式下的购羊时间。 短线育肥模式是通过购买架子羊,淘汰羊,断奶羊羔等,通过三个月左右时间的集中圈养或优质草场放牧的方式,使其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这种方式一般适合在麦收过后购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麦后的羊价是一年中最便宜的时候。 为什么这个时候的羊价是最便宜的时候呢?因为,羊肉属温性肉类,最适宜吃的季节是冬季,所以人们有冬季进补羊肉的习惯,在炎热的夏季吃羊肉的比较少,至少我们黄淮地区是这个风俗,其他地方是什么样的不太了解。 由于消费的少,所以这个季节是活羊价格最低的时候,这时候购羊,比较经济。 二是出栏的时间点正合适。 一般情况下短期育肥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购羊到出栏时正好进入销售旺季,短期育肥的价格风险相对较小。 二、接下来再来谈一谈进羊的渠道问题。 养羊的方式不一样,进羊的渠道也会有所不同。我就以我所处的黄淮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一)自繁自养的情况下,多以购进本地羊为主。 采取自繁自养的情况下,因为购进的数量不是太多,在本地集市上就可以买到,这样买羊的好处比较多。 一是应激反应小。本地买羊不需要经过长途运输产生应激反应,以及气候、温度等环境方面的应激反应。 二是能够更清楚的了解羊的健康程度。本地买羊一般情况下,卖羊的都是附近的农户,十村八里的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一般不会拿病羊忽悠你。 三是时间充足,对所购羊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可以了解到是否具有多胎性、父母代的情况等。 (二)短线育肥的情况下,多以外购羊为主。 在短线育肥的情况下,购进的数量多,本地市场没有这么大的量,只有到辽宁、甘肃、河北、内蒙古、陕西、宁夏一带去集中收购。那里的养羊的多,而且多以放牧为主,到了晚秋时节,草枯黄了,饲料短缺,这个时候那边的养羊人就会选择大量抛售了。那里的羊不但多,而且比中原地区的羊便宜一些。 结束语:购买羊是进入实质性养羊的第一步,这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买入健康的羊、品质优良的羊,才能为后面的繁殖和育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新手发展的初期,最好能够找一个养羊的老手带羊买羊,这样才能不至于被忽悠了。
  • 牛拉稀?找准病因是关键

    一、霉菌性拉稀 牛饲喂发霉饲料极易引起霉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拉稀,粪便恶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使用各种抗菌剂治疗无效。 治疗:每次可灌服0.9%食盐水2500~4000毫升,每日2~3次,同时供给新鲜青绿多汁饲料。重者需静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3000毫升、VC2~4克。 牛拉稀?找准病因是关键! 二、中毒性拉稀 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便血死亡。 治疗:取石灰50~100克,加水1000~1500毫升,充分搅拌静置沉淀5~10分钟,取上层清液,一次灌服,每日3次,连用2~3天。重症者需静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400毫升。 三、不洁性拉稀 牛由于采食脏物、污水,极易引起细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减少甚至废绝,持续拉稀,初期排粪如喷射状,后期排粪乏力,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 治疗:可用大蒜60克,捣碎,加适量水灌服,每日3次;严重时肌注氯霉素,每公斤体重每次5~10毫克,配合内服磺胺嘧啶,首次量每公斤体重0.2克,维持量为0.1克,每日2次。 四、草食性拉稀 牛采食过多的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防治:轻者只需饲喂适量干草或稻草,控制嫩草和青料的采食量,即可康复。重者可取生姜50~75克,捣碎炒熟,加白酒50~100毫升,1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2~3天可愈。 五、过劳性拉稀 耕牛过冬后体质消瘦,开春后突然负重役,则筋骨和脏腑均易受伤。表现为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防治:可取苏木50~75克,水煎温,加入切碎的鲜铁树叶50~75克,1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3~5天可愈。
  • 导致犊牛假死的四大原因,您知道吗?

    导致犊牛假死的四大原因,您知道吗? 2020-01-18 1、母牛分娩时间过长 。母牛受到自身体质和胎位的影响,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偶尔会发生难产,如果人工助产不及时,会导致犊牛和母牛发生危险甚至死亡。因为母牛分娩时间过长会导致胎儿的胎盘过早地与母牛脱离。胎儿在脱离母体前都是依靠胎盘提供母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一旦发生胎盘过早地与母体脱离,就会导致胎儿在短时间内不能获得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氧气而窒息,出现假死现象。暂时性窒息对生命有很大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犊牛死亡。 2、胎儿体内二氧化碳累积 。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后产生的废气,必须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在体内蓄积过多会造成短时间的窒息。母牛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难产, 很容易使胎儿在体内出现二氧化碳累积,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犊牛短时间的窒息,从而出现犊牛假死现象。  3、倒出生造成胎盘血液受阻 。犊牛倒出生也是母牛分娩时经常发生的情况,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分娩顺序。倒出生就是胎儿先出生的是脚而不是头,会导致胎儿的头不能快速地暴露在空气中。而且倒出生使脐带压在母体产道上,从而压迫胎盘,导致胎盘血液不能正常流通,造成胎儿因短时间缺氧而窒息。另外,胎儿头部不能及早露出产道,很容易造成脐带缠绕脖子, 使胎儿在出生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造成短时间窒息。  4、胎膜未能及时破裂。胎儿在出生过程中是受到胎膜保护的,但是在胎儿产出后胎膜要及时破裂,让胎儿能够快速地与空气接触,从空气中获取足够的氧气供其呼吸。但是,在母牛分娩过程中会出现胎儿脐带与母体脱离后胎膜还未能破裂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脐带与母体脱离后就不能正常供氧,胎儿会出现缺氧情况,从而造成短时间窒息,这也是常见的犊牛假死原因之一。
  • 养羊的一些经验

    1、忌羊舍与鸡舍相连,更不能同舍和同笼饲养 原因是鸡的粪便产生的有毒气体多,会导致羊生长发育慢,产肉和羊皮质量降低,更严重的是很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引起鸡、羊共同感染。另外,两种动物的生物钟及生活习性差异相互干扰,一动一静难以相互适应,故应分别建场饲养。 2、忌羊舍的屋顶用石棉瓦搭建 石棉瓦较薄,保温防暑性差,特别是石棉瓦中含有大量的玻璃纤维,日久易使纤维脱落,易引起羊咳嗽、气喘,并继发鼻炎、肺炎、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 3、忌单喂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酸度过大,会影响羊盲肠内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导致微生物分泌纤维素酶的数量减少,造成消化不良,引起酸中毒。若要喂青贮饲料,可以添加小苏打,用少量青贮料与其他饲料混合后再喂给,千万别单喂青贮饲料。 4、忌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口服抗菌素,这样做不科学。因为羊的瘤胃没有消化腺,不分泌消化液。食入瘤胃内的草料主要靠瘤胃内微生物帮助消化。抗菌素进入瘤胃后,不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还会杀灭部分微生物,造成消化机能障碍,使牛羊减食,反刍活动减弱或停止,使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养羊户应注意,羊发病用药时,不宜口服抗菌素,需用抗菌素治疗疾病时,最好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 5、忌在无光照环境中生长 有的养羊户不注意给羊子采光,导致母羊不发情或空怀,公羊不配种或配不上种。生产实践证明,光照对家羊繁殖的影响较大,繁殖母羊每天光照14~16h效果很好,羊舍的光强度以4W/每平方米为宜。 6、忌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生长 温度对山羊的生长发育、繁殖力、肥育性能以及饲料利用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山羊生活的最适温度为:成年羊12~25℃,初生羔羊25~30℃,一般来说,温度高于33℃就要采取降温措施,温度低于5℃就要采取增温措施。湿度则大多数是和温度共同产生影响的,高温高湿,低温低湿都对山羊不利。一般羊舍内的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不低于55%,也不能高于70%。 7、忌羊病防治重治轻防 羊一旦发生传染病,往往死亡率较高。在养羊生产中,尤其是一些小型养羊户,不注意羊病防疫工作,待羊有病时才对症治疗,这样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搞好日常的卫生消毒和免疫工作。 8、忌在集市上随意购买种羊 从集市上购买的羊,一是防疫无保证;二是集市上的羊不是种羊而是商品羊,虽可繁殖产仔,但后代生产性能较低。因此,建议广大的养羊户到正规的较大规模的种羊场引种。
  • 你知道怎么判断母羊发情吗?

    母羊能否正常繁殖,往往决定于能否正常发情。正常发情,是指母羊达到性成熟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周期性性活动现象。这种周期性性活动同时伴随着母羊卵巢、生殖道、精神状态和行为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特征。 1、季节性    羊属短日照动物,一般总是在秋、冬季节发情配种。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野生条件下,羊总是选择有利于羔羊存活的时候分娩,秋季和冬初母羊体况较好,配种妊娠有利,产羔后经哺乳到断奶时,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羔羊生长发育并安全渡过明年冬天。因此,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羊具有季节性繁殖的属性。但是人工选择的干预使得这种属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也是某一品种适应相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如我国的小尾寒羊、湖羊、白山羊等地区品种,引进的萨福克、夏洛莱、波尔山羊等培育品种都有四季发情的特性。但即使这些品种发情也相对集中在春、秋两季。炎热的夏季和严酷的冬季都不利于公、母羊配种。 2、重复性    即绵羊、山羊在其繁殖季节内发情周期多次重复,有多次发情表现。因为母羊从上一次发情到下一次发情的时间间隔(称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8-24天(平均21天)。  3、阶段性    母羊在每个发情周期内,无论是其内部生殖激素、卵巢、生殖道、还是外在的表现和行为变化均有阶段性。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发情期持续的时间通常称为发情持续期。绵羊的发情持续期一般为30h左右,山羊24h~38h。母羊多在发情期将结束的时候排卵。成熟卵子在输卵管中存活的时间为4h~8h,而公羊精子和卵子作用的最适宜时间是24h内。因此,适时观察母羊发情的阶段性变化,确定适宜的配种时机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前提!
  • 关于养羊的5个基本点,掌握了这个之后羊都长得特别肥

    1.羊群定期驱虫 要想给羊催肥首先要做好羊场驱虫工作。羊寄生虫是一种营养消耗病,我们在羊场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羊每天吃的很多,就是不见长肉。其实这就是寄生虫在捣鬼,它们吸收了很大一部分羊的营养物质,从而使羊的生长速度缓慢。 建议羊场每年要驱虫两次,每年可选择在春秋两季来驱虫,因为这个时期是羊寄生虫病的高发区。如果是做育肥的朋友可以两三个月做一次驱虫。 2.及时阉割 公羊,因为性激素的作用,好动,容易发生打斗,长到一定的时候生长缓慢,极大地降低了饲料的报酬率。建议羔羊在7日龄时就行阉割,阉割后的羊群性情温顺很多,易于管理,最重要的是生长速度快。 3.合理分群饲养 分段饲养,做好健胃,母羊在怀孕前期可以以青饲料,粗饲料为主,每日可饲喂六七两的精料。羔羊需要做好驱虫和健胃,如果羊身上有寄生虫,那么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做好健胃工作后,每只羊可以节省10%的饲料。 4.羊群疾病免疫 重防疫,适时出栏,每年春秋两季,需要做好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羊小反刍,羊痘、口蹄疫等,可以降低羊的死亡率,可以减少饲料消耗,育肥羊在体重40斤到60斤时,增重是以直线上升增长,但是七八十斤之后生长速度缓慢,每日增长慢慢下降,因此要做好育肥羊的早日出栏。 5.适时饲喂催肥预混料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厂家生产催肥促生长预混料、添加剂,有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含违禁成分,可以达到一定的催肥效果,多增重提早出栏。 除了以上要做好羊场的卫生,及时清扫羊舍,并定期消毒,冬春很冷季节要做好保暖通风的工作。其实养羊是一个麻烦活,任何环节都不能疏忽,其实如果按部就班地来,羊催肥工作也是可以做好的。
  • 羊驱完虫了,还不长,原因分析?

    万恶虫为首,但是很多朋友用了驱虫药,也似乎认真的驱过几次,但就是不见效果。羊依然瘦,甚至粪便里面还是有虫卵或者虫节。 是驱虫药太假了,还是驱虫方法不对? 驱虫药假不假,我们管不到,但驱虫方法对不对,我可以说几点: 一、驱虫药用量按体重计算,而不是拌料 很多朋友在拿到药品后看背面的使用说明,说明说是按照一包拌料200斤,他就按这个拌料,最后虫没有驱下来说药品是假的。在这里说明三点: 1、产品说明书的拌料是干物质的量,也就是整个一天吃下去饲料干物质的总和。 2、药品说明书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写的是鸡鸭的用量,而不是反刍动物的用量,反刍动物用量需要增加。 3、反刍动物的用量应该按照体重计算,例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如果按照拌料的话是一包拌料200斤,但200斤的饲料里面用于喂多少羊呢?大家都是多少不一。 但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实际用量是一包喂100斤的羊一次一天,只有达到这个用量才能起到驱虫效果。所以,拌料使用的驱虫药不可盲目看一包拌料多少,而是看一包可以供多少斤羊使用。 二、大部分驱虫药需要使用两次,为一个疗程 根据寄生虫的感染规律,虫卵有第二次感染,所以需要驱第二次。第一次驱虫,牛羊体内大多是性成熟的成虫,经药物杀死之后排除大量的虫卵,大部分时候虫卵并没有被杀死,而是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不管是环境清理做的如何好,依然还会导致二次感染,即虫卵通过皮肤、口腔重新进入羊体内。所以,需要距离10-15天再驱虫一次,这时候驱杀的便是未性成熟的寄生虫。 三、配合环境清理和消毒 通过上面第二点便得知:第一次驱虫后会排出大量的虫卵,如果羊圈粪便不清理不消毒,虫卵便会随着羊的啃食地面或者皮肤再次进入羊体内。为了减少二次感染,驱虫的当天及后面一周应每天清理羊粪以及消毒,否则达不到驱虫的效果。
  • 犊牛不能自行站立,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正常情况下犊牛出生半小时左右便可以自行站立,并且会寻找母牛的乳头吮吸初乳,不过有些犊牛出生较长时间仍不能自行站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以下是常见的四种原因: 原因一:犊牛体弱或早产。母牛孕期饲养管理粗放、饲料质量差、运动量少、体质差等均可造成这一问题的发生,对于这种犊牛应细心照料,定时进行人工辅助吃奶,将其放置在温暖、干净、柔软的垫草上面,每天饲喂10~20毫升的鱼肝油,一般经过5~10天的细心照料便可以自行站立。 原因二:温度过低或未及时吃上初乳。牛舍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带走犊牛体内的热量,再加上未及时吃上初乳不能获取到外界营养,这样犊牛便极可能出现站立困难的现象。产房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犊牛出生后及时擦干身体上的粘液,并辅助犊牛吃足初乳。 原因三:犊牛先天性肢体残疾。有些犊牛一出生肢体便带有残疾,对于这种犊牛只能尽可能矫正,例如捆绑木片等,其次加强钙的补充。 原因四:犊牛缺钙或缺硒。缺钙分为两种,一种为先天性缺钙,即出生后便缺钙。这主要由于母牛妊娠期钙摄入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衡等引起;另一种为后天性缺钙,即出生时正常,但是由于摄入食物(主要为母乳)中钙含量不足,犊牛缺钙会一天比一天严重。对于缺钙的犊牛可以人工喂一些钙片,另外母牛哺乳期一定要多喂一些豆粕。缺硒则可以造成“白肌症”,一般30日龄后发病,犊牛看着一切正常但是却不能站立,对于缺硒的犊牛可以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 新手养牛应该注意什么?

    新手养牛应该注意什么? 2019-12-30 一、看毛色、眼睛、口舌:   健康的牛被毛整洁、光滑,富有弹性:眼睛明亮有神,眼球灵活,洁净湿润:口腔黏膜淡红色,舌头卷动灵活有力,舌苔正常,无异味。若见牛眼无神,眼屎蓄积,舌苔厚重,口腔有异味,舌底黏膜发青,牛表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被毛蓬乱而无光泽,可怀疑肝片吸虫等寄生虫感染。   二、看动态:   健康的牛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休息时多呈半侧卧姿势:人一接近立即站起。病牛饲喂时不愿站起,喜卧地,出现各种异常姿势,驱赶时起身时困难或痛苦。   三、看鼻镜:   健康的牛鼻镜湿润挂有细密的汗珠,手触摸感觉温凉。若鼻镜干裂则表示牛全身感染且病程一般持续时间很长了,持续的高热病性疾病感染,多见于肺部、血虫和病毒性疾病感染。   四、看反刍:   健康的牛正常反刍出现在采食之后。每天反刍6—10次。每次30—60分,总耗时7—8小时,牛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是患病的征兆之一。常见的有前胃迟缓、瓣胃阻塞、真胃变位、创伤性网胃炎、用药导致瘤胃微生物菌群失调和一次高热性疾病感染。   五、看牛耳:   健康的牛双耳经常竖立且灵活。病牛头底耳垂,耳不摇动。可怀疑各种热性病和消耗性疾病感染。   六、看粪便:   健康的牛粪便呈“筒状”落地不散,无异味;尿液清亮,无色或带黄色。病牛粪便稀或稠,尿液黄、少或带血。   七、查呼吸次数:   牛的正常呼吸次数,犊牛20—50次/分钟,成年牛15—35次/分钟。呼吸次数增多,见于发热、呼吸器官疾病、血、心脏疾病等;呼吸次数减少,见于牛某些脑部疾病和濒死期。   八、测体温:   牛的正常体温在37.5度—39.5度,早晨稍低。中午稍高。冬天稍低,夏天稍高。高于正常体温则发烧,见于某些炎症;低于正常体温,则见于大失血、中毒和濒死期。
  • 母牛的育种杂交方式、类型有哪几种

    按杂交的目的,育种杂交又分为级进杂交、导入杂交、育成杂交三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牛的杂交方式、类型有哪几种。 1. 级进杂交 级进杂交又叫“吸收杂交”或“改造杂交”,是用高产牛改良低产牛最常用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杂交方式。即用生产性能低的母牛与高产的良种公牛进行杂交,所产的杂一代母牛再与该品种不同的种公牛回交,若杂交后代中表现的性状符合理想时,可选择其中的理想公母牛进行横杂固定,来培育新品种。级进杂交的第一代可获得最大的改良优势,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杂交优势逐代减弱,以后优势水平趋于回归。级进杂交代数不易过高,根据国外经验,级进三代加以固定可以育成新品种。但是在改良育种过程中,随着杂种肉牛生产性能的提高,饲养管理条件必须相应改善,才能使改良肉牛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潜力充分体现出来。如果盲目引种杂交,片面追求级进代数,不注意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就会出现改而不良的后果,改良牛的生产性能得不到提高,反而丢掉当地黄牛固有的优良特性特征。 2. 导入杂交 导入杂交又称引入杂交。如一个较为优秀的当地黄牛品种大部分特征特性较为理想,但个别性状还存在缺点,这时可选择一个理想品种的公牛与需要改良这一缺点的一群母牛交配,使该品种趋于理想。这种改良方式不改变原来品种的优点,一般只导入一次。因此,正确选择优良品种很重要,必须选择一个生产方向与被改良品种相同,但又能矫正其缺点的优良品种杂交一次,所得杂交一代含导入品种血液为1/2,再将其与原品种回交一次,所得杂二代含导入品种血液1/4,达到改良效果后便可自交固定,或者用杂二代再与原品种回交一次,使其含导入品种血液达1/8时再进行自交固定。我国的秦川牛就是引用丹麦红牛进行导入杂交试验而形成的。 3. 育成杂交 育成杂交又称创造杂交,是指用2~3个以上品种牛进行杂交,使双亲的优良特性结合起来并表现在后代身上,同时产生出原有品种所没有的新特征特性。如果用两个品种杂交,称为简单育成杂交;如果用两个以上品种进行杂交,称为复杂的育成杂交。开展育成杂交,首先要以当地黄牛为母本,组织小型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方案,为大规模育成杂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之后,要根据确定的最佳杂交组合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黄牛杂交改良,为育成新品种奠定基础;再根据育种方案,杂种牛出现一定数量的理想型个体时,就横交固定,自群繁育,以缩短世代间隔,加速育成进程。我国用育成杂交培育出的品种有红牛(短角牛×蒙古牛)等优良品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