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怪病来袭,避免大家花冤枉钱!

    做好7月高温炎热天气下的养殖工作势在必行。不同的畜禽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区间,猪最适应生长的温度是15~25度,湿度60%~80%,鸡最适应的温度13~25度,湿度60%~65%,羊最适应的温度10~23度,羔羊26~30度,湿度60%~70%,奶牛最适应的温度10~16度,湿度55%~8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畜禽体内能量的消耗。 养羊,保持羊舍通风良好,检查温度和湿度是否正常,保证足量清洁饮水,如果温度过高,可采取喷雾,为羊体淋水等,但同时应避免湿度过大,以防高湿加剧热应激。降低单位面积上的饲养密度,减少打堆的情况。适时补充脂肪,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从科学技术上说,畜禽自身的能量需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维持需要,二是生产需要,维持需要就是畜禽维持生命存在所需要的能量,生产需要是畜禽用于产蛋,产肉,产奶的能量需要,通俗一点,养殖户肯定都希望自己喂给畜禽的饲料每一粒都用于产蛋,产奶,这样才有利益可言,但是,如果温度控制的不好,动物的维持需要一增加,养殖成本可就上去。具体办法看下面: 这段时间连绵暴雨,天气炎热,造成很多羊场育肥羊采食量上不去。在拜访羊场遇到很多羊场老板反映这样的问题,结合一线的实践,给大家提供点思路,避免大家花冤枉钱。 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不算”,昨天成功的经验,也许就是今天失败的原因。今天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明天成功的基础,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品种、疾病、环境、管理、营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这才是养羊持续赚钱的动力所在。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发现不了问题。 养羊夏季泻火保健知识 进入6月伏天,天气炎热,人畜都非常容易上火,上火后,轻则咳嗽、流鼻涕、嘴烂、流眼泪;重则,热毒攻心,食欲不振,身体溃烂,起痘疹、疮毒、溃烂等,可引起死亡。 夏季一定要及时给羊群进行清热、解毒、泻火。还有大家容易忽视,就是圈舍卫生,羊舍温度,食槽的卫生和水槽的卫生管理,包括水压,水温,用自动饮水还要关注,管线内壁的卫生。 你明知道羊舍卫生问题,只是你只知道但从不改变,在您认为这对羊没什么影响,已经习惯这样去养,只要不死羊就没问题。有时候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倒不是问题,就怕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才是大问题,羊在这样的条件下会有好的食欲吗?这样的剩料,如果羊吃了会不会生病、拉稀? 这样的卫生,加上圈舍高温通风不好,是不是氨气味重,会不会影响采食量?这只是养殖过程中的冰山一角。对于绝大多数羊场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稍稍改进,满足羊的基本需求,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笑的是很多羊场宁愿花钱去买各种忽悠高大上概念的换各种所谓的便宜无保障的饲料或者添加剂,也不愿改变,去满足羊的基本需求,给羊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到头来得不偿失。
  • 羔羊腿软站不起来了??不要慌

    近日接到养殖户求助信息,新出生羔羊7日龄,出现不明原因的腿软瘫痪,嘴吐白沫,之前吃奶正常。但是略显颓弱。 发病原因: 本病是羔羊软腿症。出现其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二种因素。孕羊在孕期营养不良或发育机能不足,导致羔羊先天性发育不足,勉强生产后,短期内出现营养不良性软退症。通常情况下缺乏的营养为“钙与硒。一旦发病表现为腿软、慢慢瘫痪,同时伴发胃酸中毒(因为瘫痪、消化机能下降、全身免疫系统降低),最终发病,导致羔羊心力衰竭而死亡。 治疗办法: 第一、如果发现有后腿软的小湖羊羔,第一检查是否外伤引起,如有外伤用碘酊涂抹,细心照顾。如果是蚊虫叮咬,要及时灭蚊虫。 第二,检查是否发烧引起,如果发烧及时用抗生素(一般青链霉素)+氨基比林+地米,一日2次,2—3天即好。 第三、如果仔细检查之后确定不是以上两种情况,吃喝正常,这可能就是维生素和钙的缺乏引起的。通常孕羊阶段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羔羊出生三天内口服钙磷镁速补口服液,羔羊出现厌食症状时,通过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维持体能,如不能自行吸乳,那么请人工喂乳。
  • 母羊产后站不起来了怎么办?

    羊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羊,以全身无力、循环性虚脱,知觉消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常在产羔后1~3天发病,2~5胎母羊多发。山羊和绵羊均可发生此病,但以山羊多见,尤其见于二胎以上的高产母山羊。 1.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可以作出诊断。 (1)病因 养羊场舍饲、产乳量高以及怀孕末期营养良好的羊只,如果饲料营养过于丰富,均可诱发此病,血钙和血糖过低,也可引发此病。其实质是由于母羊神经系统过度紧张(抑制或衰弱)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2)症状 以四肢瘫痪,知觉丧失,舌、咽、肠道麻痹为本病的特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及瘤胃蠕动停止,粪尿减少或无,泌乳下降,不愿走动,步态僵直,站立不稳,肌肉发抖,卧下不能起立,瘫痪,有时四肢痉挛,胸式卧。发病后期昏睡,角膜反射很弱或消失,瞳孔散大,体温可降至36~37℃,皮温降低,心跳加快、呼吸深慢,脉搏先慢后弱,以后稍快,进而更微弱,勉强可以触到。抢救迟误,5~12小时死亡。 2.羊病的防治措施 (1)预防 分娩前要科学地调整饲料中的含钙量,分娩后要及时增加钙的供应,并结合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等。产前一周肌肉注射维生素D2,或注射维丁胶性钙,并保持适当运动。 (2)治疗 ①乳房送风法:乳房送风器消毒后涂凡士林,慢慢插入乳管内,送风至乳房膨胀,取出乳房送风管后,轻轻按压乳房,促使乳头括约肌收缩,防止空气外溢。若无乳房送风器,亦可用100毫升注射器代用。其目的抑制泌乳,减少血钙丢失,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②补钙疗法:每千克体重用0.022克氯化钙,配成5%~10%溶液静脉注射,或20%葡萄糖酸钙50~10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 ③对症治疗:根据需要进行补液,以达到强心、解毒和补充营养的目的。
  • 牛毛不光滑的5个原因

    来源:快乐养殖 牛毛光滑、油亮是牛健康的最直接外在表现,当牛毛长期表现为无光、粗糙、凌乱时养牛户便需要注意了。当然牛毛有此类表现并不一定有病,但病牛的牛毛肯定会有此类表现。今天全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牛毛不光滑的原因以及相关对策! 1、环境因素 当进入低温季节时,特别是北方较为寒冷的地区,牛体为了御寒会生长出更长更密的牛毛,若不经常进行刷拭便会显得不光滑。牛只要采食、生长正常一般问题不大,等开春褪毛后便会重新恢复光滑,养牛户也可通过经常刷拭牛体、增加牛舍温度以及增喂能量饲料来改善这种情况。牛舍环境脏、过潮或过干的情况下,同样会影响牛的毛色表现,大家可通过加强日常管理改善这种情况。此外,犊牛由于胎毛较长也可能出现较为凌乱的表现,一般等换毛后便会变得光滑、油亮。 2、营养不良 当牛长期营养不良,特别蛋白质缺乏时,除牛毛表现不佳外还会出现消瘦的现象。牛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对营养消耗便会更大,仅靠一些劣质粗饲料并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因此应科学搭配饲料合理进行饲喂。精饲料配比时能量饲料应占65~75%、蛋白质饲料应占20~25%,此外还需添加各类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缓冲剂等。精饲料日喂量育肥牛一般占体重的1~1.5%,繁殖牛则需要根据膘情、营养需求等因素确定。有精饲料作为营养保障,粗饲料只需自由采食即可,但最好多种粗饲料进行配合使营养更全面。 3、微量元素缺乏 有时精饲料喂量并不少可牛毛依旧表现不佳,牛的膘情可能不理想但一般不会出现消瘦,这种情况则可能是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牛在圈养的情况下,饲料中一定要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预混料,同时尽可能使饲料多元化保证各类营养元素摄入更均衡。 4、寄生虫 牛非常容易患寄生虫病,当牛体内外寄生虫过多时,便会影响营养正常吸收与过度消耗营养,进而便会出现牛体消瘦、毛色差的现象。养牛户应根据当地寄生虫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驱虫计划,切勿等牛有明显寄生虫症状表现时再进行驱虫。 参考驱虫方案:春季采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左旋咪唑拌料内服驱虫,春夏交替季节采用0.5%双甲脒溶液喷体,秋季采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内服驱虫,此外还需视具体情况做好肝片吸虫、血液原虫以及脑包虫等寄生虫的防治。 5、疾病 当牛发生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一些重大疾病时,治疗过后往往会因为体弱从而毛色表现不佳。此外当牛患有布氏杆菌病、结核病以及伪结核病等一些慢性疾病时,毛色也多会表现不佳。养牛户应做好各类疾病的预防工作,当发病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无法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应做淘汰处理。
  • 新手养羊怎么看“羊病”?

    新手养羊发生“羊病”一时拿捏不准,易作出错误判断,反而导致疾病加重。为了不让更多养殖朋友蒙受损失,介绍两点诊断羊病的技术方法! 一、个体检查法 生产中常用临床诊断法是诊断羊病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问诊、视诊、嗅诊、切诊等综合分析,可以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问诊 是通过询问养羊户,了解羊发病的有关情况,包括:发病时间,头数,病前病后的表现,病史,治疗情况,免疫情况,饲养管理及羊的年龄等情况进行分析。 ●视诊 通过观察病羊的表现。包括羊的肥瘦、姿势、步态及羊的被毛、皮肤、粘膜、粪尿等。 表现肥瘦:一般急性病,如急性臌胀、急性炭疽等病羊身体仍然肥壮;相反,一般慢性病如寄生虫病等,病羊身体多瘦弱。 姿势:通过观察病羊一举一动,找出病源的部位。 步态:健康羊步伐活泼而稳定。如果羊患病时,常表现行动不稳,或不喜行走 。当羊的四肢肌肉、关节或蹄部发生疾病时,则表现为跛行。 被毛和皮肤:正常羊的被毛平整而不易脱落,富有光泽。在病理状态下,被毛粗乱蓬松,失去光泽,而且容易脱落。患螨病的羊,被毛脱落,同时皮肤变厚变硬,出现蹭痒和擦伤。还要注意有无外伤等。 粘膜:羊可视粘膜光滑粉红色。若口腔粘膜发红,多半是由于体温升高,身体有炎症。粘膜发红并带有红点,血丝或呈紫色,是由于严重的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苍白色,多为患贫血病;黄色,多为患黄疸病;蓝色,多为肺脏、心脏患病。 采食饮水:羊的采食、饮水减少或停止,首先要查看口腔有无异物、口腔溃疡、舌有烂伤等。反刍减少或停止,往往是羊的前胃疾病。 粪尿:主要检查其形状、硬度、色泽及附着物等。粪便过干,多为缺水和肠弛缓;过稀,多为肠机能亢进;混有粘液过多,表示肠粘卡他性炎症;含有完整谷粒,表示消化不良;混有纤维素膜时,示为纤维素性肠炎;还要认真检查是否含有寄生虫及其节片。排尿痛苦、失禁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结石等。 呼吸:呼吸次数增多,常见于急性、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衰;贫血及腹压升高等;呼吸减少,主要见于某些中毒、代谢障碍昏迷。 ●嗅诊 嗅闻分泌物,排泄物,呼出气体及口腔气味。肺坏疽时,鼻液带有腐败性恶臭;胃肠炎时,粪便腥臭或恶臭;消化不良时,呼气酸臭味等。 ●触诊 是用手感触被检查的部位,并加压力,以便确定被检查的各器官组织是否正常。 通过3种方式: 1. 体温 用手摸羊耳朵或插进羊嘴里握住舌头,检查是否发烧,再用体温计测量,高温,常见于传染病。 2. 脉搏 注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强弱等。 3. 体表淋巴结 当羊发生结核病,伪结核病、羊链球菌病菌时,体表淋巴结往往肿大,其形状、硬度、温度、敏感性及活动性等都会发生变化。 二、群体检查法 临床诊断时,羊的数量较多,不可能逐一进行检查时应先作大群检查,从羊群中先剔出病羊和可疑病羊,然后再对其进行个体检查。 运动、休息和采食饮水三种状态的检查,是对大群羊进行临床检查的三大环节。眼看、耳听、手摸、检温是对大群羊进行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 ●运动时的检查 在羊群的自然活动和人为驱赶活动时的检查,从不正常的动态中找出病羊。 首先观察羊的精神外貌和姿态步样。健康羊精神活泼,步态平稳,不离群,不掉队。而病羊多精神不振,沉郁或兴奋不安,步态踉跄,跛行,前肢软弱跪地或后肢麻痹,有时突然倒地发生痉挛等。 其次,注意观察羊的天然孔及分泌物。健康羊鼻镜湿润,鼻孔、眼及嘴角干净;病羊则表现鼻镜干燥,鼻孔流出分泌物,有时鼻孔周围污染脏土杂物,眼角附着脓性分泌物,嘴角流出唾液,发现这样的羊,应做出判断。 ●休息时的检查 在保持羊群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看和听,以检出姿态和声音异常的羊。 首先,有顺序地并尽可能地逐只观察羊的站立和躺卧姿态,健康羊吃饱后多合群卧地休息,时而进行反刍,当有人接近时常起身离去。病羊常独自呆立一侧,肌肉震颤及痉挛,或离群单卧,长时间不见其反刍,有人接近也不动。 其次,与运动时的检查一样要注意羊的天然孔,分泌物及呼吸状态等。 再次,注意被毛状态,如发现被毛有脱落之处,无毛部位有痘疹或痂皮时,以及听到磨牙,咳嗽或喷嚏声时,均应剔出来检查。 ●采食饮水时的检查 在羊自然采食,饮水时进行的检查,以检出采食饮水有异常表现的羊。在放牧,喂饲或饮水时对羊的食欲及采食饮水状态进行的观察。健康羊在放牧时多走在前头,边走边吃草,饲喂时也多抢着吃;饮水时,多迅速奔向饮水处,争先喝水。病羊吃草时,多落在后边,时吃时停,或离群不吃草;饮水时或不喝或暴饮,如发现这样的羊应予剔出复检。
  • 肉牛难产是什么原因,肉牛难产怎么处理!

    肉牛难产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分娩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开口期,特别是第二阶段--胎儿排出期明显延长,如果不进行人工助产,奶牛很难或不能排出胎儿的产科疾病。肉牛难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危及肉牛及胎儿的生命,而且往往能够引起肉牛生殖道疾病,影响以后的繁殖力,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肉牛难产是什么原因以及肉牛难产怎么处理。 肉牛难产是什么原因 (1)产力、产道和胎儿是母牛分娩的3个要素,如果这三者间相互适应,胎儿就能顺利产出。反之,这三要素间不相适应,分娩就会产生异常,胎儿排出受阻,造成难产。 (2)初产肉牛最易出现难产,发生率在2%左右。普及肉牛杂交改良,使杂交牛犊初生体重大,公犊出现难产比例有所提高。 (3)从母牛妊娠生理来说,孕体与母体是具有相关性的,孕体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初生体重与孕牛营养摄入量呈正相关,营养素从母体向胎儿运输量与母体营养水平成正比。孕体长大,子宫随之相应地扩张,当扩张到一定的程度时,尽管杂交孕体生长发育好。但初生体重又受母体产道与之相应限制,称之为子宫限制因子。胎儿生长发育受到母牛子宫限制因子和产道的挤压作用,不会无限制地长大,以至于不适应母体分娩。不必过于担心肉牛杂交改良所引起的难产。正常放牧条件下的肉牛,产力和产道性难产较少,多见于初产母牛胎儿过大;正生儿头颈侧弯,腕关节和肘关节屈曲;倒生儿附关节和髋关节屈曲以及双胎难产。 肉牛难产怎么处理 通过诱导分娩和控制分娩在白天,以预防和治疗难产。治疗原则是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1.人工助产 准确判断发现分娩异常时,应仔细检查胎儿的胎位、胎向、胎势以及胎儿的死活。胎儿的死活对下一步的助产措施选择很重要。当胎儿活着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挽救母仔生命;但胎儿已经死亡时,仅只需考虑母牛。 胎儿过大胎儿方向无论是正生或倒生,用产科绳拴住胎儿两肢,随着母牛努责,左右交替用力,顺着骨盆产道方向慢慢拉出胎儿。 胎位异常如胎儿胎位、胎向和胎势异常时,经手术矫正胎儿后,才可拉出胎儿。 处理措施拉出一胎儿后,应进行产道检查,若怀有双胎,按上述方法将另一胎儿拉出。经牵引和矫正手术还不能拉出胎儿时,可考虑截胎术(胎儿已经死亡时)和剖腹产手术。 2.剖腹产术 剖腹产就是切开腹壁及子宫,将胎儿取出。手术部位可选腹下部或右侧腹部。 保定及消毒 横卧保定,对手术场地、环境及牛体严格消毒后再进行手术部位剪毛消毒。 麻醉 用2%~3%普鲁卡因进行腰旁或硬膜外腔(腰荐部)麻醉,或灌服40%白酒500~1500ml,或肌注盐酸二甲苯胺噻唑;切口局部用0.5%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 腹下切开术 在腹中线和乳静脉之间,从乳房基部前缘为起点,向头部方向作一纵行切口20~25cm。切透皮肤、肌肉;剪开腹膜,防止肠管脱出,助手可用大块消毒沙布阻塞创口,术者双手伸入腹腔,将子宫尽量拉出切口之外,在子宫大弯血管分枝少的地方切开子宫壁20~25cm,剪开胎膜,拉出胎儿。胎衣尽量脱出剪掉,不能脱出的留在子宫内,放2至3克土霉素或四环素粉,缝合子宫(连续和包埋缝合),清洗子宫创口表面,涂20%樟脑油以防粘连。将处理好的子宫纳还腹腔内,向腹内放入青链霉素各100万单位,缝合腹膜、肌肉和皮肤,打上接系绷带。 右侧腹切开术 切口部位在距髋结节26~28cm,作25~35cm的切口,手术过程同腹下切开术。 术后护理 (1)术后不能起立的母牛,应有专人看护,以防其体力恢复后起立时挣扎引起碰伤、摔伤和创口撕裂。(2)术后一般用抗生素消炎2~3d,体质和食欲差的牛应给予补液,用10%葡萄糖1000~2000ml,10%安那加20ml,维生素C30ml,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3)加强饲养管理,人为躯赶运动,防止创口感染和腹膜粘连。 不管肉牛难产是什么原因,在奶牛分娩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并配备专人护理和接产。接产人员不要过多干扰和高声喧哗,针对出现的难产情况我们再决定肉牛难产怎么处理,平常难产我们使用牵引术便可以。的异常要留心观察。
  • 羊身上长脓包怎么处理?

    最近有很多肉羊养殖户比较关注“羊身上长脓包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羊身上长脓包是正常现象,肉羊养殖户只需要在症状发生时及时治疗,平时养羊注意卫生和消毒就可预防该症状。 症状表现: 病羊最初只是出现肿胀,泛红的小疙瘩,然后逐渐长大,后期大如鸡蛋,溃烂,流白色黏稠装脓液。脓包多长在羊脖子上,破裂后的脓包会向周围的扩散,形成大面积脓包 羊身上长脓包的原因 多是由于羊体受伤绿脓杆菌或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该病不会导致羊死亡。 如何治疗? 对于如何治疗脓包,不同的兽医有不同的建议,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肉羊养殖户可以根据需求或便利性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如果只出一个两个 不用担心,成年羊等它自己溃烂后拿凉开水冲洗干净抹上青霉素就可以,如果是小羊就在脓包刚鼓起没多久时拿配药的针头刺进去把脓抽出来,稀释三毫升80万青霉素从抽脓的口子打进去,完美解决(小羊如果不处理会影响它生长发育)  2、等脓包成熟后,用手术刀划开,挤干净脓,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用红霉素软膏挤入脓包里面。灌满脓包一次就可以治好。  3、不治疗脓包破了会转移,建议用黄芪多糖加头孢噻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用双氧水冲洗然后涂紫药水或者红霉素软膏。  4、划开挤掉脓,用高锰酸钾水洗干净(药水一定要干净)。再在口子里撒高锰酸钾干粉。当盐茶,1分钟后洗掉。 如何预防?  1、平时搞好羊圈卫生和消毒;  2、羊体消毒,建议建设药浴池。  3、平常添加清热解毒中草药预防。 发现羊脖子上有个脓包! 划开脓包,挤出脓液 脓液很多哦,羊也很痛苦的样子 清理伤口,并消毒 脓包清理干净后,塞入几粒消炎药片,并注射破伤风以及青霉素
  • 养羊莫怕羊生病,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好!

    平时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羊生病的问题,那么遇到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做? 生病前需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知道羊什么时候生病,又怎么知道羊生病前应该怎么做?对的,所以就要在平时多用心,多注意观察。有些养羊经验丰富的人能通过羊的叫声、羊的眼神、被毛、吃食多少、是否活跃、是否合群便能判断羊是否有病。作为经验不丰富的养羊人,平时多注意观察健康的羊是怎样的,出现异常现象就要多用心了,上面提到的几点都是在平时的观察范围内。 给羊喂料时,清理羊圈时以及平时的闲暇时间都是观察羊的最好的时间。多跟羊呆在一起,而不是到了喂料的时间才匆匆忙忙马马虎虎给羊喂料。 很多人在发现羊死掉之后问他有什么症状,有的人会说突然死亡。没有突然死亡的现象的,是因为你这个养羊人没有尽到责任,平时没有留心观察,才导致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 羊生病后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知道羊生病了应该怎么做呢?一旦发现羊生病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量体温和听诊,所以体温计和听诊器是必备的,量体温的方法必须要学会。量完体温之后更要仔细观察羊的症状:是否咳嗽、流鼻涕、什么样的鼻涕、喜欢趴着还是走路不稳,吃食怎么样等等一些列异常的行为。 除了这些信息,还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近几天是否有饲喂变质的饲料,或者驱虫、药物、整理出近期几天自己在管理上做过的事情。把这些信息详细整理之后老师才能准确分析得的是什么病,应该用什么药。随意描述病症的人都是盲目的养羊人,难以把羊养好。 诊断后需要做的事情 一旦羊诊断疾病之后应该马上采取措施治疗用药,该注射的注射,该打针的打针,该喂药的喂药。所以输液、打针、药品的使用必须学会,如果这些基本的技术不会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羊死掉了。学会羊输液和打针能降低80%的死亡率,药品的使用也应该知道,用多少药,每个药的间隔多长时间,是同时使用还是分开使用都非常重要,切不可因为用药错误导致羊死亡。 用药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应该多观察病羊症状,以防诊断错误或者用药错误。病羊出现好转或者没有病症后还应该持续用药,直到完全好了为止。 羊病治疗切忌急躁,有的朋友用药一天不见好转便赶紧换用其他的药物,换来换去不但羊病没治好还导致药物损伤羊的内脏出现新的病症。 万一有死亡怎么办? 万一出现诊断不及时导致羊死亡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有的人会卖给羊贩子,有的人会自己吃了,甚至有的会直接丢弃,真是不应该啊。死亡的羊应该立即解剖找到病症,所以养羊的朋友应该学会如何解剖羊,学会如何去辨别羊的内脏以及内脏的病变。解剖之后手机拍照每个部位发给老师做进一步的分析。 死亡的羊损失已经造成,如何用死亡掉的羊挽救没有死亡的羊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解剖确诊之后的羊也不能乱丢弃防治污染环境导致健康的羊患病,所以应该深埋或者焚烧深埋。有的人会把死亡羊内脏喂狗,如果是寄生虫病导致死亡,那么虫卵便进入狗的身体,进而导致进一步又传染给人或者羊。
  • 养羊三大原则,让你养羊胸有成竹!

    一、防胜于治 防胜于治,就是说要从疾病的预防开始着手。特别是一些传染病,尤其重要。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有三: 1、对疫苗的重视却对疾病的不重视。也就身说,有人以为我的羊已经打过疫苗了,就不需要再对个病操心了,其实:任何疫苗都有一定的期限。任何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的起作用。 说到疫苗,我想和大家说一下有免疫抑制或者免疫失败。免疫抑制是因为有些外部或者机体内在原因造成的疫苗发挥不了最大效价。免疫失败是由于疫苗的有效期,或者存储原因不当造成的疫苗失效而产生免疫失败。灭活苗起到效价是在14天,冻干苗的效价是7天。 2、对表象或者个体重视对全部的不重视。你的羊病了,为什么会病?其它羊如何?会不会发病?却不去理会,这是十分要不得的。我们许多人看到羊的病症时已是十分明显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真正危害大的是那些潜在的病菌携带者。 3、对羊重视对相关环境的不重视。羊病了,大家都十分着急,都想知道是什么病。可很少有人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事情上,对于群居动物来说。别是是传染性疾病。 说白了,现在基本上毛病都是自己养出来的,当然确实是烈性传染病或者是重大疫情除外,如果羊群有羊发病,那么和这些羊接触的大群也就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羊也就是最容易继续发病的易感群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让大家严重的打针,不严重的大群投药的原因。 相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也会发生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如果真的免疫失败,现在的药物也可以做预防。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防胜于治,也就是说:不只是按要求进行疫苗防治,还要根据气候。环境、羊的健康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防治。比如:秋燥气滞,应该给羊给一些麻杏咳喘等药。就是这个道理。 二、小病早治 羊是很有灵性的动物,也是最不装病的,本能的原因,在羊能够自由采食的时候,自身是不会放弃对食物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羊病的外表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等我们确认在拉稀、不反刍等的时候,已到了明显症状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技术在为大家服务的时候,常常问的第一句是:体温。 那么注意观察羊的细微变化就是小病早治的基础。 观察什么?眼睛、被毛,特别是头毛、反刍、大小便,一旦异常时的体温等,体温是判定一个病情最主要的证据,建议大家家里多准备几个温度计,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测量体温,细心,细微,细致的观察羊群。不要让小病发展成大病了你才知道你的羊得病了。 每天细心的观察你的羊群六个小时以上你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比如:角膜炎就是羊应激反应中最早最常见的第一个反应,一个羊的眼睛有了问题,对于整个新购进的群来说,也就意味着整群问题的开始。 三、个病群治 一个羊有了明显的变态。在对这一个进行处理的同时,要想明白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它羊会不会出现,而不是,我的其它羊没有问题,如果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观察出来了细微的症状,你也就明白了羊群为什么会得病,为什么会有伤亡,为什么你挣不到钱,不要心疼买药的那点钱,而让你的伤亡率越来越高。 许多新手有见病就用药的做法,也许以为是药就治病。事实上是错误的。比如:土霉素片可给刚刚出生的羔羊进行拉稀的预防和治疗,可不能用于大羊。 疾病的治疗原则其实很简单,对症,对应。
  • 春夏严防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

      春季养羊常发生羊只突然死亡现象,这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病。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又名类快疫)是严重危害羊群的两种急性传染病,它们分别是由腐败梭菌、d型魏氏梭菌感染羊只引起的,均以羊只突然发病死亡为主要特征。   一、流行特点   两种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般在春初至秋末多发,以6个月到2岁的绵羊最易感染。羊快疫多流行于低洼地、潮湿地,羊在剪毛、感冒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均会促使本病发生。羊肠毒血症则以肥胖的羊发病较多,在羊群中呈散发状态。   二、主要症状   流行初期病羊精神沉郁、不爱吃草,临死前步态不稳、呼吸困难、磨牙、口鼻流血,有时四肢抽搐痉挛。羊快疫以腹部膨胀、腹痛、结膜潮红为特点。羊肠毒血症则以结膜苍白,四肢、耳尖发凉为特点。流行后期有时偶见病程较长的病例。感染羊快疫的羊排粪困难,粪团变大,色黑,有的还排油黑色或深绿色稀便,临死时体温升高到40℃以上,病程在一天左右。感染羊肠毒血症的羊腹泻明显,局部肌肉颤抖,死前心跳及呼吸加快,病程为2-4天。   三、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在易感季节,选择地势高干燥地区放牧,并适当给羊补喂食盐,加强羊的运动,增强抗病力。   2.在疾病常发地区,每年4月注射“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三联菌苗”或“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菌苗”。   3.病死羊及其排泄物均应深埋,被病羊污染的所有场地、饲料和用具等需彻底消毒。   4.及时隔离病羊,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四、治疗   对于发病较慢的病羊,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使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会有希望治愈。这两种病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只有做好日常的“羊三联或羊四联”的预防注射,才能较好的预防该种病的发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