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买牛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养牛其实并不简单,大家不要只看着牛羊肉的价格高,就盲目的养牛养羊,其实养牛也是需要很多技术知识的。首先,要把牛养好,第一步当然把牛犊选好,那么牛犊怎么选才好呢?提醒以下这几个大问题才是新手养牛户所必须注意的点。 1、货比三家 现在信息比较发达,不管是到市场上去买,还是在农业网上买牛,都非常方便。价格基本上都是透明的。再买牛之前,先要把肉牛价格了解清楚了。不要买一些低价廉质牛,这样买回的牛爱生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2、品种的选择。 牛的品种很多,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想在牛舍里边儿养牛,要选择个儿大、长得快的牛。如果是在山地放牧,就选择个儿小,爬坡能力强,能吃粗饲料的品种。此外还要注意一点,选的肉牛的品种当地消费者一定喜欢吃才可以。 3、看牛体型。 买公牛犊还是买母牛犊,选择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要买回来育肥,要选择一些公牛犊。要尽可能选择头大脖子粗、额头宽、四肢粗壮,前胸宽,屁股圆润的牛肚。如果是买母牛犊,一定要选择个儿大、屁股宽的青年母牛,不要选择老牛。因为如果母牛繁殖能力强,易受孕,养殖户是不会出卖的。市场上卖的成年母牛,基本上都是被淘汰掉的,所以不要买这样的母牛。 4、买牛要就近。 买牛要就近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其实是说买牛那个地方越近,越容易养殖,而且不用运输,成本也能降低一些。 5、不能买的一些牛 要买身体健康的牛,不要买有病的牛。身体健康的牛,一般看起来皮毛都很光滑,走起来非常的灵活,舌头很圆润,呼吸也非常的均匀;要买从正规厂家进来的牛,不要买疫区的牛;要买打过疫苗的牛,不要买没打过疫苗的牛;要买经过检疫的牛,不要买没有经过检疫的牛。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是一位新手养牛户,进购牛犊时就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传统养牛的几个误区,规模化养牛一定要避免

    当前我国养牛业仍比较落后,不少养牛户(场)按照传统方法去养牛,在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误区,进而影响到养牛效益的正常产出。今天小编则详细介绍传统养牛的几个误区,规模化养牛一定注意避免才可以。 1、良种化意识不强 现在养牛和以前养牛的目的和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以前养牛主要用于役用劳动,现在养牛则纯粹的靠此赚钱,而且以前养牛放牧条件较好,现在养牛几乎没有可放牧的场地,只能进行舍饲圈养,这样便要求牛需要有良好的饲料转化率和出肉率才能赚到钱,如果再养以前的土品种,一天可能还长不到一斤,肯定不能赚到钱。现在养牛,特别是在舍饲圈养的条件下,一定要尽可能选择长势快、饲料转化率高、出肉率高的专门化肉牛品种。 2、给公牛进行去势 以前养牛由于牛的品种差、饲养管理差,牛需要较大年龄才能出栏,而公牛到了一定年龄便会经常骚扰其他母牛,影响其正常增重,因此公牛去势后可以长得更快。不过现在养牛多会选择长势快的肉牛品种,加上饲料充足管理到位,牛从出生开始计算一年多便可以出栏,便不用对其进行去势,去势反而会影响其正常生长,首先去势后较长一段时间牛的增重缓慢,其次牛去势后少了雄性优势饲料利用率和增重速度会有所下降,最后去势公牛脂肪较多会影响出栏价格。 3、饲料搭配不合理 很多养牛户并没有科学搭配饲料的观念,有什么饲料便喂什么饲料,什么饲料便宜便喂什么饲料,平时秸秆、干草加上一些玉米和麦麸便是牛吃的食物,里面严重缺乏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牛的生长受到影响,不能达到应有的生长速度。养牛饲料必须合理搭配才可以,特别是精饲料不能只喂玉米和麦麸,还要合理搭配豆粕和预混料等,豆粕在精饲料中的比例不应低于20%。此外饲料一定要选择优质、无霉变的原料,禁止使用劣质、霉变的原料。 4、稀汤寡水踹大肚 传统养牛认为牛只有肚子大了才能吃得多,才能长得更快,故而大量给牛喝水、喝汤,会用精饲料撒在水面让牛喝较多的水。然而稀汤寡水踹大肚并不适合现在养牛,第一现在饲料营养水平较高不用吃太多的草料便能够为牛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第二牛喝水太多会加重牛的循环系统负担,第三牛喝水多排尿自然多会带走牛体热量增加能量消耗。现在养牛只需要在其采食后供应充足的饮水自由饮用即可,牛能喝多少需要喝多少便喝多少,不要刻意去引诱牛喝水。 5、日常管理太粗放 很多坚持传统养牛的养牛户(场)多会认为牛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从而对其进行粗放式管理,可殊不知,随着牛品种的改良其适应性和抗病力较以前的土种牛已经大幅降低,加之活牛跨地区运输使得牛病疫情传播速度更快,因此粗放式管理放到现在已经不太合适。现在养牛一定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应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第二应做好夏季防暑和冬季保温工作,第三应做好每天的饲喂工作做到定时定量定质,第四应做好日常防疫与驱虫工作。
  • 母牛产后几天拉稀怎么办?

    母牛产后前几天消化机能较弱,饲养管理稍有不当便会出现拉稀,例如饲喂大量精料、霉变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及饮冷水、不洁水等均可使母牛出现拉稀,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母牛产后拉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原因一:消化机能减弱 母牛产后较为虚弱,加之腹压降低胃肠蠕动不畅,容易出现粪便稀软不成形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去用药治疗,只需要加强饲养管理,3~5天后随着母牛体质和消化机能的增强便会有所好转。母牛产后可喂红糖麸皮汤和青绿多汁饲料,只给予一些容易消化的青干草即可,第2天起可以少量饲喂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而后逐渐进行增加,5~7天后母牛消化机能已经恢复加之泌乳需要较多的营养,便需要饲喂充足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了。 原因二:饲养管理不当 母牛产后饲养管理不当,会刺激母牛胃肠使粪便变得稀薄,若不及时治疗母牛便容易出现脱水或转为细菌性腹泻。首先应改善饲养管理,减少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喂量,不喂霉变及劣质饲料,尽量给母牛饮温水,并做好圈舍卫生和保温工作;对于一些拉稀较为严重的母牛或拉稀时间较长的母牛,应进行补液和抗菌治疗以防止其脱水和出现继发感染。 原因三:细菌性腹泻 母牛因饲养管理或其他原因出现腹泻时治疗不及时继发细菌性腹泻,或者人工助产不当、产后护理不当或环境卫生较差等情况下发生细菌性腹泻。母牛出现细菌性腹泻时,第一应采用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例如土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呋钠及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这里一定要注意成年牛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尽量避免直接经口用药,因为成年牛需要依靠瘤胃内的微生物群对饲料进行初步分解消化,若直接经口使用抗菌药物会对瘤胃内的微生物群造成破坏;第二对于拉稀严重的患牛,可经口喂服一些蒙脱石散或木炭用于保护胃肠粘膜、吸收胃肠内的毒素以减少拉稀,同时需要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500~100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500~10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20~30毫升用于防止其脱水。
  • 早春季 羊患“思青病”咋办

    在春季时,羊易得“思青病”。主要原因是羊只经过漫长的冬季,体况较差,体内缺乏营养。突然吃到幼嫩多汁的青草后,感到特别的香甜可口。但阳春牧草刚发芽返青,草量很少,结果羊跑了很多路却吃不饱肚子。此期间,羊宁肯饿着肚子也不再吃干草和黄草了,站立着思念青草的美味,这样就引起了“思青病”。   此病使羊只因长期饥饿而掉膘瘦弱,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是阳春先躲青。尽量避开幼嫩的青草进行放牧,待青草长到10厘米左右时,估计放牧一天羊能吃饱了,再开始跑青。   二是跑青要逐渐过渡。一开始,可先放干草和黄草,每天只放2~3小时的青草,逐渐增加放青草的时间,减少放干草和黄草的时间,直到整日放牧青草,时间大约要经过10~15天的转变期。   三是在生场生坡放牧。天天放生场和生坡,这样的草场和山坡草量足,干草、黄草、青草都是新鲜的,羊喜欢采食,吃得饱。
  • 疫情期间 肉牛生产抓五点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海明   自年初湖北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一场史无前例的没有硝烟的人民战“疫”在全国打响,并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   “根据我们最近通过电话、邮件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的情况,肉牛产业受疫情影响很大。大部分牛场精料储备量一般可以满足30-45天,由于各地实行交通管制和人员隔离等措施,部分养殖场已出现因精料缺乏而减量饲喂的情况。另外,受疫情影响,兽药市场和兽药门店关闭,肉牛养殖所需要兽药、疫苗难以购进,尤其是消毒药品购买困难,影响了肉牛场日常消毒,增加了疫病防控压力。此外,当前正是肉牛春季防疫的关键时期,保障疫苗的供应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就当前肉牛生产面临的这些突出问题,提出如下五点建议,希望对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有所帮助。”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时,他这样说道。   一、建议养殖企业(场、户)认真落实防控要求,实施隔离措施,确保人员安全。要建立严格消毒管理体系,对养殖场环境、人员、牛舍、粪便、饮水、运输工具等环节做好消毒工作。加强牛群健康管理和动态观测诊疗,平时要按工作规程做好新生犊牛管护、牛群检疫隔离和牛场卫生消毒等工作。   二、建议养殖企业(场、户)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种预案。大家一定要充分考虑包括原料储备、防疫用品、疫情监测与预判、兽药疫苗和饲料供应变化、物流限制等方面的情况,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再充分一些,把应对预案做得再扎实一些,而且要根据疫情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完善,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以未然。   三、建议养殖企业(场、户)要化“危”为机,抓紧完善肉牛精细化饲养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网上在线学习和视频交流等方式,弥补专业知识短板,寻求技术咨询服务,了解市场动态和政府惠农举措,交流应对困难的心得体会,坚定发展产业信心,调整优化经营策略,做到精准施策、强基固本。   四、建议地方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部委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养殖业抓紧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饲料、兽药、疫苗等物资和畜产品的运输流通。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简化审批发放运输许可证的环节和复工达产的相关手续,确保相关物资正常供应、畜产品顺畅流通及养殖人员及时返岗。   五、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养殖企业(场、户)普遍存在的产品销售困难、生产环节资金回笼放缓等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特殊时期扶持养殖业稳定发展的专项补助资金政策并抓紧落实到位。银行等金融系统通过设立专项小额信贷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和延长贷款期限,帮助养殖企业渡过难关,加快恢复生产,保障市场供给。
  • 这几种牛不赶紧淘汰,一分钱不挣

    饲养母牛的目的就是为了繁育犊牛,它们是养牛行业中的第一生产力,肩负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发展养牛行业的基础。只有母牛的健康了,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犊牛,才能把犊牛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上来。 一头好的母牛光成本就要一万多块钱,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它们。但是,有的时候,有些母牛我们必须要淘汰掉,不然会严重影响以后的牛群发展。当然了,其实大部分的养牛朋友是舍不得淘汰掉的,因为淘汰后的母牛只值几千块钱,这跟母牛的成本相比,差距太大,大家认为这样会亏本的。其实不然,有些母牛果断淘汰掉才不亏本,要不,只会越来越赔钱。 一、母牛不孕症。 这是另养牛朋友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而且大部分都很难解决。当然,兽医说,对患有不孕症的母牛进行冲洗、消炎或打促排卵,可能会改善这种情况。是的,但这只能改变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屡配不中。建议:如果母牛连配3-5次还是配不上,最好别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直接淘汰就可以了。 二、母性不好、奶水不足 这个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头胎奶牛身上,主要从第二胎看。在断定是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确定在饲养的过程中营养全面跟上了,如果因为营养没跟上而导致奶水不足,那就是咱养牛朋友的问题,不能推到母牛身上。 如果母牛在营养补充全面、充足的情况下,依然连续两胎都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或者每胎都发生乳房炎。那么,不要犹豫了,果断淘汰吧! 三、阴脱 如果母牛发生阴脱的情况,那么,生下小牛犊后发生本病的几率高达80%以上,而且这种情况难产的几率也很大,甚至严重的大牛牛犊都不保。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的,可以等生下小牛犊后再淘汰。 四、布病母牛 这可能是所有的母牛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了吧。也许有人对这个病还不是很了解,就是指一种人畜共患病。如果大家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转成慢性的,这个时候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将是不可逆的。 布病母牛其主要症状就是流产,一般来说只会流产一次,第二次开始出现弱犊的情况,而且还特别容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胎衣不下等一系列病症。所以,如果大家发现母牛有流产的情况发生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检查是否患有布病,另外,还要对新引牛以及布病高发区的牛场一年做2-3次布病检查,做好防范措施。 很多养牛朋友对于检查出布病的母牛,不舍得淘汰,因为母牛只流产一次,也不死牛。但是,专家建议:果断淘汰,这种牛根本没有治疗的价值,这个代价太大了,而且具有传染性,一不小心人也可能传染上。而且母牛终身带菌,也可能会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的牛,生下的小牛犊也是布病牛,这种母牛不淘汰,从长远来看,只会让养牛朋友越来越亏本。
  • 牛羊之家1.665更新说明

    此次更新包括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端,更新内容如下: 1:牛病羊病百科; 2:最新牛价羊价 3:定位页面新增一键刷新定位 4:重大更新电子围栏,新增电话来电报警跟短信提醒。需先绑定手机号码,每个号码赠送10次报警电话(不接听不计算次数);10条短信。超出10次自动停用,需要找微信客服充值,0.1元每次电话/条短信。
  • 高效养羊的三要点,你知道吗?

    今天讲饲养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开展杂交改良好的羊,种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效益高。现在农户饲养的山羊大都以本地品种为主,个体小、生长慢、出栏率低,所以效益不高。为扭转这种局面,应引进好品种的羊进行杂交改良。例如,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6月龄时比本地羊重近10公斤,可显著提高效益。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吧! 改革传统的饲养习惯 改混群放牧为单群放牧。对羔羊,按生理特点和生活特性进行单群就近放牧,变粗放管理为精心管理,加强早期培育,使羔羊吃好奶、早断奶、早吃草、早补料,加快其生长发育。 改粗放饲养管理为精细饲养管理。首先,必须抓好季节放牧,秋季天气凉爽,百草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放牧的黄金季节,这时要尽量多放牧,让羊多吃草;冬季气候寒冷,尽量少放牧,让羊适当运动即可,补充优质干草和精料;春季天气寒冷多变,要让羊少跑多吃;夏季天气热、蚊蝇多,抓早晚两头尽量多放牧。其次,充分利用农家自产的饲料进行补饲。 定期驱虫和药浴羊在饲养过程中,极易感染上体内外寄生虫,造成羊生长缓慢,抵抗力低下,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所以养羊户应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每年进行驱虫和药浴。通常在春季进行第一次驱虫,多用左旋咪唑或虫克星等驱线虫,隔5~7天,再用硝氯酚驱线虫1次,秋季再进行1次。药浴每年春、秋各进行1次,选择晴暖天气,水温35℃,用0.5%~2%的敌百虫加硫磺洗浴1~2分钟。
  • 刚买的牛如何防疫、驱虫及健胃

    牛引进后的防疫、驱虫及健胃十分重要,对牛后续的健康、长势影响较大,下面便详细说一下防疫、驱虫及健胃的时间及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广大养牛户朋友。 1、防疫 对于新引进牛并不能单纯注射疫苗,因为现在牛病疫情较多,很多牛可能处于带病未发病的状态,如果直接注射疫苗便会加快其发病,所以应在牛装车前或到场后先予以注射相关疫病的高免血清,高免血清不会造成牛群发病,还可以起到预防疫病和治疗疫病的效果,如果没有高免血清可等牛到场7~10天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再予以注射疫苗,一般引种地及当地哪种疫病高发便优先注射相应的疫苗,必须免疫的疫病有牛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及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等,其中牛口蹄疫疫苗最好选择多价苗,还有则是两种疫苗注射间隔时间应在15天以上。 2、驱虫 驱虫一般在牛到场15~20天饲养过渡完成后进行,一般多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或者选择伊维菌素与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混合粉剂、片剂内服驱虫,从驱虫效果来看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吸收更稳定,而内服吸收则表现不稳定有时不能起到良好的驱虫效果,内服驱虫药物在早晨牛空腹时投喂最佳。 驱虫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超量使用可使牛发生驱虫药物中毒,养牛户应严格按照说明用量或兽医师指导用量使用,且应先小群试验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大群用药驱虫。为了保证良好的驱虫效果,可于第一次驱虫后10~15天再次用药驱虫一次,之后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即可。 3、健胃 健胃一般在驱虫后进行,因为若牛体内有寄生虫进行健胃也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饲料易消化吸收定期健胃即可,一般1~2个月健胃一次。 饲料酸性较大的情况下,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用于中和酸性,健胃时则考虑使用大黄苏打片(粉)。对于一些消化功能差、瘤胃菌群失衡的牛,除了喂服一些中药健胃散外,还应喂一些益生菌制剂,例如干酵母片、乳酶生、枯草芽孢杆菌等,以补充胃肠菌群提高消化能力。
  • 养牛几个常见的误区,一定要避免

    不少养牛户在养牛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误区,不仅会影响牛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影响牛的健康,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养牛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品种选择不当。有的养牛户对肉牛品种不重视,而有的养牛户却盲目追求良种肉牛,最终导致肉牛品种选择不当影响养牛效益的产出。养牛户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养殖条件选择适宜的肉牛品种。 2、饲料搭配不当。不少养牛户饲料搭配都较为随意,草料便宜就多喂草料少喂精料,麦麸便宜就多喂麦麸少喂豆粕,亦或者想让牛快点长就大量饲喂精料,这样做均不利于牛的生长及健康。要想提高牛的生产性能应根据其对营养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粗饲料至少选择2~3种原料搭配到一起,精饲料则采用玉米、豆粕、麦麸及预混料等原料合理搭配,饲喂时再根据牛实际情况对粗饲料、精饲料进行搭配。 3、牛舍环境较差。牛舍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牛的生长及健康,牛舍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牛不仅生长速度下降而且容易发生各类疫病,因此养牛户应做好牛舍环境卫生工作才可以。牛舍内的粪污应及时清理干净,不要长期堆积在牛舍内部,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以使牛舍保持干净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降低牛舍内的湿度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夏季做好牛舍内的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则要做好牛舍的防寒保温工作。 4、不防疫不驱虫。相当一部分养牛户认为牛抵抗力强不易生病,或者怕给牛防疫、驱虫麻烦,进而选择不给牛做防疫、驱虫,现在牛病疫情流行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不防疫不驱虫牛非常容易患传染性疫病或寄生虫病。养牛户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程序,必须做的防疫有牛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牛巴氏杆菌病等,驱虫则可以选择春秋两季进行,可采用伊维菌素联合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进行驱虫。 5、牛口服抗生素。不少养牛户不会给牛打针或者怕麻烦,在牛生病后选择给牛灌药或把药物加在饮水、饲料中,殊不知牛作为反刍动物并不能口服抗生素,因为抗生素进入瘤胃内后会对微生物群造成破坏,进而则会严重影响牛的正常消化功能,因此牛在断奶后便不能口服抗生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