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犊牛的多发病,主要是犊牛在生长发育期中,因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障碍而引起骨骼变形的一种慢性疾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夏秋季亦偶有发生,一般快速生长和刚刚断乳的犊牛发病率最高,也有是先天获得的。 1病状 犊牛发病后,主要表现异嗜癖,消化机能紊乱,跛行、喜卧地。站立时两前肢腕关节向外侧方凸出。呈内弧圈状弯曲,两后肢跗关节内收,呈“八”字形叉开,肋骨的胸骨肿大如串珠状,脊背隆起(拱背),行步时易滑跌。 2防治措施 主要是加强对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加强运动,延长放牧时间,舍饲母牛要经常喂给青绿饲料,饲料中加放适当钙质(如骨粉、石粉、乳酸钙、沉降碳酸钙等),此外也可将蛋壳、健康骨炒黄研末,掺入饲料内(一般比例为0.5%即可)喂母牛。对于哺乳犊牛则应随母牛适当运动,并有充足的光照。 3治疗方法 除加强改善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外,对患病犊牛须早发现早治疗,依病情轻重,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及时补给维生素D和钙质;若骨骼变形时,则采取骨矫正术;伴发消化不良时,应给予健胃助消化药治疗具体方法是:首先肌肉注射维生素D胶性钙注射液10毫升,同时拌料使用牛羊全能宝,每日1次,直至痊愈,轻者3天,重者10天左右可愈。 患犊骨骼变形时,用夹板绷带或石膏绷带加以矫正,7~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拆除绷带。发生骨变形,采用此矫正术后,均可恢复正常。骨骼轻度变形,又伴随消化不良,在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灌服中药益智散加味(益智8克、白术8克、陈皮8克、甘草8克、焦三仙各5克、砂仁4克、枳壳8克、牡蛎10克、补骨脂10克、枸杞10克、川芎10克)。上药同研为末,装瓶备用,每次服10克,日服2次,开水冲服,连服3~5天,亦均痊愈。 犊牛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维生素D供应不足,影响了体内对钙和磷元素的吸收。血液中钙和磷的平衡对促进骨骼的钙化起直接作用,故维生素D的不足,可引起骨的钙化不良或停止,钙磷的作用率降低,引起骨的变形,形成佝偻病。 在预防措施方面,调整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增加饲料营养,多喂富含维生素D、钙和磷的饲料,如青绿饲料,配合饲料(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等,并保持经常日晒,确保母牛的健康发育。另外慢性消化不良和体内寄生虫病均是犊牛发生佝偻病的诱因,应及早杜绝。 治疗中首先肌注或内服维生素D,以补体内维生素D的不足。这是治疗佝偻病的首要问题,同时拌料使用牛羊全能宝,使机体缺乏的物质很快得到补偿,使患犊早日康复,达到治疗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