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羊羔嘴舌生疮的防治办法?以下几点都应该做到

    小羊嘴上生疮是羊口疮。俗话说的是口长疮,嘴巴烂了。先是嘴巴周围有小红斑,最后形成脓包,小羊感觉疼痛不愿意吃食,没有精神,毛粗发暗,慢慢消瘦,最后导致死亡。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哪几方面呢? 1、把病羊隔离起来,防止传染给其他羊,进行彻底消毒; 2、给这只羊吃点好的,容易消化的,比较软的合口的饲料; 3、备足干净的饮用水; 4、先用淡盐水洗一下,再用医用紫药水或碘酊与甘油1:1混合后对生疮处进行涂抹; 5、一天2次多涂药,防止羊喝水时冲掉。 6、抗菌消炎与抗病毒药物并用,口服或肌注,做到内外兼治,相对好的快些,免得小羊受罪。 总之,羊口疮是接触性病毒传染病,在春季发病较高,所以要做好防疫接种工作,在饲养过程中,要勤观察,早发现、早隔离消毒、早治疗。尤其是新买的羊,千万不要与患病羊只混养在一起,防止交叉感染,引起大群发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羊的常规 免疫程序

      一、疫苗分类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二、疫苗使用、储存注意事项   1.减毒活疫苗一般在15摄氏度以内条件下保存,灭活苗在2~8摄氏度条件下保存。避光、干燥存储。   2.对病态、体弱的羊暂时不宜接种疫苗,临产前1个月和产后半月内的羊均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3.两种活疫苗不宜同时接种,否则会有互相干扰现象。   各种疫苗详解:   (一)、破伤风   1、免疫时间:怀孕母羊产前一个月   2、疫苗名称:破伤风类毒素   3、预防疾病:破伤风   4、免疫对象及方法: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于颈部中央1/3处,注射一月产生免疫力。   5、免疫期:一年   (二)、羔羊痢疾   1、免疫时间:母羊分娩前20-30日   2、疫苗名称:羔羊痢疾菌苗   3、预防疾病:羔羊痢疾   4、免疫对象及方法:妊娠后期母羊;皮下注射2毫升,隔10天再皮下注射3毫升,10天后产生免疫力。   5、免疫期:母羊5个月,经乳汁使羔羊被动免疫   (三)、羊快疫、羊肠毒血、羊猝狙   1、免疫时间:每年2月底3月初   2、疫苗名称:羊三联四防疫苗(干粉活疫苗)   3、预防疾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羊猝狙等梭菌疫病   4、免疫对象及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年羊和羔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14天后产生免疫力。   5、免疫期:半年   (四)、山羊痘、绵羊痘   1、免疫时间:每年3月中旬   2、疫苗名称: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   3、预防疾病:山羊痘、绵羊痘   4、免疫对象及方法:痘干苗按瓶鉴说明的疫苗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不论大小羊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6天后产生免疫力。孕羊可以打疫苗。   5、免疫期:一年   (五)、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1、免疫时间:每年3月下旬   2、疫苗名称: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活苗   3、预防疾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4、免疫对象及方法:6月龄以下山羊每只肌注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肌注5毫升,14天后产生免疫力。   5、免疫期:一年   (六)、羊口蹄疫病   1、免疫时间:每年3月上旬   2、疫苗名称: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   3、预防疾病:羊口蹄疫病   4、免疫对象及方法:用12号针头深部肌肉注射,羔羊0.5毫升,大羊1毫升。   5、免疫期:半年   (七)、山羊口疮病   1、免疫时间:每年3、4月   2、疫苗名称: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   3、预防疾病:山羊口疮病   4、免疫对象及方法: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   5、免疫期:半年   (八)、羊链球菌病   1、免疫时间:每年3、4月   2、疫苗名称:羊链球菌氢氧化铝活苗   3、预防疾病:羊链球菌病   4、免疫对象及方法:背部皮下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   5、免疫期:半年   (九)、布鲁氏菌病   1、免疫时间:每年4、5月   2、疫苗名称:布鲁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疫苗   3、预防疾病:布鲁氏菌病   4、免疫对象及方法:羊臀部肌肉注射1毫升(含菌50亿),阳性羊,三月龄以下,怀孕羊均不能注射。饮水免疫时,用量按每只羊服200亿菌体计算,两天内分两次饮服。种公羊不免疫。   5、免疫期:一年   (十)、小反刍兽疫   1、免疫时间:每年3月   2、疫苗名称:小反刍兽疫活疫苗   3、预防疾病:小反刍兽疫病   4、免疫对象及方法:每瓶疫苗100头份,加入100mL生理盐水稀释。颈部皮下注射,1月龄以上每只1毫升。   5、免疫期:3年   6、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2)稀释后的疫苗限3小时内用完,稀释后的疫苗应避免阳光直射,气温过高时在接种过程中应冷水浴保存。(3)应单独免疫,不与其它疫苗联合使用,与其他疫苗的间隔时间至少在1 0天以上。(4)用过的疫苗瓶及瓶中剩余疫苗集中焚烧后深埋,接种用注射器、针头冲洗干净后高温消毒。   应激造成的危害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且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应激过度即动物体受到长时间或高强度的应激源刺激时,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而危害机体。   一、是生产性能降低 、运输时,羊群机体必须动员大量能量来对付应激源的刺激,从而使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生长停滞、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泌乳量减少,膘情下降;羔羊发育不良,成活率降低,生长受阻。   一是免疫力低下 羊群受到运输途中的应激源的刺激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往往造成传染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   三是诱发疾病 应激在许多疾病发生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羊群因为路途遮盖不当寒风吹袭引起感冒,诱发喉支气管炎、肺炎。过分强烈或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将必然造成机体适应能力降低,破坏适应潜能,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诱发的主要疾病为感冒、支气管炎、腹泻、流行性眼炎、口疮等。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出现,影响我们的效益,羊到家之前先把圈舍进行彻底清毒、通风干燥。羊若在途中超过12小时,下车后先不要喂料,特别是精料,应先饮用温水,温水中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另外切记在饮水水面上多撒一些优质花生秧(类似于人喝茶叶茶),把水面全盖住为宜,防止久渴未饮的羊抢水饮水过猛过多,因为应激期治疗中,发现很多发病的羊一肚子水,一晃咣咚咣咚响,高烧40.5-42度,喘气、嘴流脏水,严重的发病急,早上没发现,中午站立不稳,呼吸急促,口吐沫等症状,用药效果不佳,死亡率高。待安静休息6小时后,再适当给些干草,逐渐增多,三天后恢复正常喂量。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农博力尔生产的安乐康,可降低伤亡,减少损失,使羊群平稳过渡应激期。   二、若羊是在非正规场家或农户、市场购的,羊到家首先观察有没有疾病,一周后再注射“三联四防”疫苗。如果羊来自正规厂家,应激期过后,还需再注射一次“三联四防”疫苗,即使在别场已经注射过了,因为羊更换地域“三联四防”必须再次注射。两周后驱虫,驱虫过后全程使用农博力尔生产的健壮素、膘肥王——增食、增重、油脂少。
  • 怀孕母牛可以注射口蹄疫疫苗吗?

    部分怀孕母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会出现流产现象,给养牛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因此不少养牛户便选择不给怀孕母牛注射口蹄疫疫苗,然而一旦牛场爆发口蹄疫那么没有注射口蹄疫疫苗的母牛肯定难以幸免,便会给养牛户带来更大的损失。今天庆峰老师便详细介绍一下怀孕母牛接种口蹄疫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 1、体弱、患病、怀孕前期(怀孕前2个月)及临产前(临产前15天内)的怀孕母牛不宜注射口蹄疫疫苗; 2、尽可能选择大厂家生产的多价口蹄疫灭活疫苗,因为现在随着活牛跨地区运输口蹄疫流行不再以单一毒株为主; 3、抓牛时一定要轻缓避免急追猛赶,怀孕母牛注射口蹄疫疫苗流产很多时候并不是疫苗的问题,而是抓牛时受到惊吓出现流产;微信搜索关注:高效养牛,每日发布养牛技术,疾病防治方法,牛肉、活牛价格,希望大家把咱们平台推荐到更多的养牛群。 4、极个别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给母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前一定要备好肾上腺素; 5、口蹄疫疫苗一般多要求在2℃~8℃冷藏,一定要注意口蹄疫疫苗的存放避免失效,另外口蹄疫疫苗开封后一定要在24小时内使用完毕,超过24小时则不要再使用; 6、严格按照说明方法及用量给使用,注射时注意注射器械的消毒,应一针一牛,避免一针多牛; 7、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会有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表现,一般2~3天便可以自行恢复,养牛户不用过度担心; 8、给牛注射口蹄疫疫苗本身便是一次较大的应激,因此口蹄疫疫苗注射前后应禁止注射其他疫苗、驱虫及用药等; 9、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14天可产产生抗体,其免疫期为4~6个月,因此每隔4~6个月便要给牛注射一次口蹄疫疫苗,千万不要认为注射一次就万事大吉了。
  • 羊打了疫苗多长时间才能打虫?

    注射疫苗后7-10天,可以进行驱虫。因为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抗原反应后合成抗体,此时应减少畜禽各种应激。 当然,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先驱虫,先驱虫,预混剂以最后停药日期开始计算,驱虫一周后再免疫;或免疫10-15天后,再驱虫 羊正确接种疫苗的方法 在当前的养羊业中,接种疫苗是防止动物疫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为养羊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保障。羊接种疫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接种疫苗前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如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些Vc,以减少接种疫苗的应激,增加免疫效果。 二、接种疫苗前要对羊进行体检,对患病、瘦弱或临产的羊暂不予注射。 三、接种疫苗前要对疫苗进行检查,发现无标签、疫苗瓶有裂纹或封口不严、疫苗中有异物或变质的疫苗,一律不能使用。要仔细阅读疫苗的说明书,全面了解疫苗的性能、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严格按瓶签规定的要求接种。疫苗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均应充分振摇。疫苗必须现用现配,稀释好的疫苗争取在最短的时间(2小时)内接种完毕,必须是一次用完,如免疫时间稍长,必须注意疫苗的保存方式。 四、接种疫苗时两种以上疫苗不同时接种。如需两种疫苗一起接种,必须分开在不同部位接种。 五、接种疫苗时要选对注射方法和部位。羊疫苗的注射方法有3种,分别是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要根据疫苗不同的注射方法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如羊痘苗应选在尾巴内侧进行皮内注射;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应选在两后腿内侧皮下注射;须肌肉注射的疫苗一般选择在肌肉丰满的颈部或臀部。 六、接种疫苗后对使用过的接种器械及废弃物,如疫苗空瓶、酒精棉、一次性注射器以及废弃疫苗要进行生物安全处理。 七、接种疫苗后要注意观察。接种疫苗后的一天内要注意观察羊的精神、食欲、行为状况。当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抢救。 八、接种疫苗后一定注意和驱虫避开,小编开头已经为大家强调!
  • 实用技术:牛口蹄疫的防治要点,可以多看看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发热到39℃~41℃,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林清教授表示,虽然说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但大家不必害怕,自建国以来并未发现此病有传染给人的迹象。 患病的牛饮水量、采食量、产奶量均下降,生长速度也减缓,且此病传播速度快。林清形象地描述,通常发现的时候只有一两头牛患病,几个小时之后,就有十几头被传染了。口蹄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空气流通传播、唾液传播、粪便和尿液传播,而且大小牛均可传染。隔离治疗一旦发现有牛患病,需立即与健康牛隔离开来,并静脉注射补充水分,将乳房和蹄部的溃烂结疤处弄破,用紫药水或浓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口蹄疫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病害,治疗得及时,一周就康复了,不过犊牛的死亡率稍高一些。”林清如是说。 预防为主“预防才是重中之重”,林清强调,春秋两季需要给牛注射疫苗,怀孕6个月以上的母牛需要在生产之后再补防,防止对胎儿造成伤害。在注射疫苗后十二天产生抗体,在这期间内也不能大意,可能还会有患病的可能。平时也要注意圈舍的消毒,及时处理粪便,减少传染途径。
  • 肉牛咳嗽不断 ,可能是这三种疾病造成的

    造成肉牛咳嗽的疾病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牛呼吸道感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牛肺线虫病,今天小编便详细介绍一下这三种疾病,希望对广大养牛户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一、牛呼吸道感染 牛呼吸道感染包括牛流行性感冒、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及大叶性肺炎等,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差,使肉牛机体抵抗力下降,突然被风寒侵袭,致病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发病;牛舍封闭不严,受贼风、冷雨、风雪的侵袭,气温骤变也会使肉牛发病;牛舍通风不良,氨、硫化氢或其他刺激性的气体过多,也会引起本病;长途运输、营养差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肉牛,机体抵抗力较弱,多易发生本病。 肉牛患病后精神沉郁,时呈低头半闭眼状,喜卧身懒,体温升高,结膜充血,轻微肿胀,常伴有羞明流泪,四肢末梢、耳朵、鼻端发凉,表现为皮温不整,呼吸急促,呼吸音增强,咳嗽,打喷嚏,病初流清鼻涕,随着病情的发展则会流脓性鼻涕,呈白色或灰白色,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患牛会伴有便秘。病情严重的患牛畏寒,表现为弓腰,战栗,卧地不起,磨牙,鼻镜干燥,前胃迟缓,反刍停止,口舌干燥。 肉牛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治疗起来相对简单,首先需要改善饲养管理,做好牛舍防寒保温工作,同时做好牛舍卫生消毒及通风工作,使牛舍保持适宜的温度、干净的卫生、良好的空气质量;其次可给患牛注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给患牛注射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清热解毒,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呋钠等药物进行抗菌消炎,同时加用维生素A、维生素C加快患牛的恢复,一般用药3~5天之后患牛便可以康复。 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叫“牛支原体肺炎”、“牛肺疫”、“牛烂肺症”等,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对养牛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严格意义上来说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属于呼吸道感染,但是按照一般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对其效果不明显,所以单独对其进行介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病牛或带菌牛呼吸、咳嗽时病原菌随飞沫排出,健康牛吸进病原菌便有可能发病,此外通过病牛尿污染的饲料、干草,也可经口感染。泌乳性能好的成年母牛及幼龄牛感染率较高,冬季和春季多发,夏季少发。常发地区多呈散发性,新疫区可呈爆发性或地方流行性。饲养管理不当,牛舍拥挤,牛舍空气污染严重,转群,长途运输,天气寒冷及气温突变等均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健康肉牛感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后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5~30天,长者可达4~6个月,病初症状发展缓慢,常见牛在清晨冷空气或饮冷水受到刺激或运动时,发出短干咳嗽,以后病情逐渐加重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在买牛时很多牛健康状况看着不错,但已经感染牛传染胸膜肺炎只是还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经过长途运输到家后便会爆发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选好牛后赶着牛群跑几圈,凡是大喘、咳嗽及掉队的牛都可能是带病牛。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牛症状逐渐明显,食欲减退,反刍迟缓,泌乳减少,体温升高至40~42℃,呈现为稽留热,干咳,呼吸加快且有呻吟声。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患牛逐渐消瘦,咳嗽逐渐频繁,呼吸高度困难,常因窒息而亡,病程一般为15~60天。患牛死后解剖可见肺部坏死组织,这是“牛烂肺症” 的由来。部分患牛会转为慢性,除了体况消瘦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偶尔出现干性咳嗽,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反复无常。 患牛发病初期经过治疗多可逐渐恢复,但常成为带菌牛,发病中后期肺部已经出现坏死的情况下多预后不良。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泰拉菌素、替米考星等药物对牛支原体肺炎效果较好,可任选其中1~2种配合其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本病小编认为应以预防为主,从外地购牛时一定要挑选健康牛,牛运输前或到场后紧急注射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经过15~21天的饲养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注射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其免疫期为1年。 三、牛肺线虫病 牛肺线虫病也叫“牛肺丝虫病”,是由丝状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乃至肺实质,引起的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乏季节最盛,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犊牛及老弱牛危害相对较大。 患牛病初主要表现为咳嗽,先是干咳,而后转为湿咳,且咳嗽次数逐渐增加,运动时和夜间咳嗽更为显著,呼吸音犹如拉风箱一般,体温一般不升高。患牛鼻孔常流脓性鼻涕,并常打喷嚏,常带出含有成虫、幼虫及虫卵的粘液团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牛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等部位出现水肿,被毛粗乱无光泽。成年牛感染后症状多不明显,常呈慢性经过。犊牛感染后症状严重,严寒的冬季可发生大批死亡。 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牛发生肺线虫病后,可采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苯硫咪唑、左旋咪唑等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参考说明书或兽医师指导,为了加强驱虫效果可于第一次驱虫后7~10天再次用药驱虫一次。驱虫、治疗期间应及时把粪污清理干净,运到距牛场较远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并对牛舍环境进行严格消毒,以免牛群再次感染寄生虫。患牛经过治疗后应加强饲养管理,以促进膘情、体况的恢复。
  • 羊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养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

    一、病因 因为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所以在长期舍饲而得不到饲料时,羊群中即容易见到此病,在正常情况下,维生素A可以在体内贮存,当饲料中的含量较低时,即可以调动贮存部分以供应需要。但在遇到长期干旱、下雪或缺乏青绿饲料时,体内贮存的维生素A即被用尽,因此如果这时羊的视力不好,就可以认为是由于缺乏维生素的原因。 二、症状 当羊缺乏维生素A时,视网膜中视紫质的合成遇到障碍,以致影响视网膜对弱光刺激的感受,故形成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的羊表现畏光,视力减退,甚至完全失明。角膜增厚,结膜细胞萎缩,腺上皮机能减退,所以不能保持眼结膜的湿润,而表现出眼干燥症。由于腺上皮的分泌物减少,不能溶解侵入的微生物,便更加重了结膜炎症及角膜软化过程,有时变化可以涉及角膜深层。 三、诊断 根据长期缺乏青绿饲料及未补充维生素A病史,结合夜盲、眼睛干燥、皮肤角化和鳞屑、共济失调、繁殖受损等临床表现可初步作出诊断。血浆、肝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为确诊本病提供了依据。结膜涂片检查角化上皮细胞数目增加有辅助诊断价值。 胡萝卜素 四、防治 1.注意改善饲养条件。在配合日粮时,必须考虑到维生素A的含量;每日应供给胡萝卜素0.1到0.4毫克/千克体重。 2.对于孕羊要特别重视供给青绿饲料,冬季要补充青干草、青贮料或胡萝卜。 3.对维生素A缺乏的舍饲病羊,应立即用维生素A制剂治疗,剂量为每日需要量的10到20倍。
  • 羊口疮的预防治疗措施,养殖户们都有遇到过吧?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 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疫区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预防措施 1、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接种。我国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犊牛睾丸细胞连续传代的方法,育成的弱毒株制成冻干活疫苗,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绵羊、山羊下唇粘膜划痕接种,每头接种量0.2毫升,亦可于股内侧皮肤划痕接种,免疫期3个月,野外大面积使用时,保护率达80%以上。此外,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用相同方法,也研制成功弱毒疫苗。使用时作口唇粘膜内注射或初生羔股内侧皮下划痕接种,接种量均为0.2毫升,免疫期可达5个月,攻毒保护率达3/4以上。有资料报道,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细胞弱毒苗,保护期可达18个月,使用时作唇粘膜下接种,每只羊0.2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怀孕母羊于产前30天或15天接种,新生羔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抗体。 2、在本病流行区还可采集自然发病羊痂皮,经研磨后用50%的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1%的病毒液,在健羊的尾根无毛处作划痕接种,经7天左右接种处发生炎症或脓疱性病变,随后结痂,数周后痂皮脱落,此法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母羊接种应在分娩前3-4周完成。本法有散毒危险,因而仅限于疫区采用。 二、治疗措施 现将近几年来报道的成功治疗方法摘录几则如下: 1、哈拉(旱獭)油1千克溶化后与300克敌百虫混拌均匀,涂擦患部,经1天即可痊愈,用此法曾治疗12000多只羊,全部治愈。 2、病毒唑(三氯唑核苷注射液)100毫克/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毫升,按2:1混合肌注,成年羊3毫升,羔羊减半或2毫升;局部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一般用药2-3天,效果较好,治愈率高。严重病例要配合每天使用青、链霉素2次。 3、用消毒外科剪和摄子去掉患羊痂皮、脓疱皮,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后,将冰硼散粉末(冰片50克、硼砂500克、元明粉500克、朱砂30克,研末,混匀)兑水调成糊状,涂沫患部,隔日涂药1次,连用2-3次,治疗7-10天,至患部痂皮或结痂脱落,共治疗28例,全部治愈。辅助措施,将病羊隔离饲养,用1克/升强力消毒灵作羊圈舍、场地、环境消毒,每天2次,直至病羊痊愈为止。
  • 羊出血性肠炎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养殖户们应该好好注意一下。

    出血性肠炎又叫“血痢”,是奶山羊常见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肠炎。病原为B型魏氏梭状芽孢杆菌,有鞭毛,能运动,可形成荚膜和芽孢,革兰染色阳性,存在于病羊的粪便中。 流行特点 (1)本病常常成群发生,发病率为40%,死亡率为30%。 (2)经粪便及其被污染物传播,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症状诊断 (1)病初即出现食欲废绝,渴欲增加,精神沉闷,落于群后,或独居一隅。 (2)1天后即出现剧烈性下痢,粪便呈西红柿水样,并含有胶冻样褐色块状物。 (3)病程很短,病后3天死亡。 (4)剖检见腹腔有浆液性渗出物,小肠充血、出血,外观虽红色、肠黏膜脱落,并有灰色坏死斑点。 防治方法 首选本病抗毒血清注射。血清抗体羊全清做紧急预防和紧急治疗。 中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则可用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6g,黄连4g,秦皮4g,蒲公英3g,吴茱萸3g,山药2g,甘草2g,水煎2次,合并温服,每日1剂,连用2~3剂。 预防及护理 (1)运用科学方法,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草、饮水、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喂给优质饲料,合理搭配饲料,不骤换饲料,防寒防湿,防感冒,注意驱虫,及时治疗原发病,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2)在病程恢复期,暂不喂料,勤喂淡盐水,酌情选用健胃剂,待病羊恢复反刍后,给予柔软易消化的饲草,配合营养快车,待完全康复后才能合群放牧。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大家对羊出血性肠炎的发病原因,羊出血性肠炎的防治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日常做好防护工作,及时治疗,那么这些问题都会很容易解决的。
  • 羊病早知道的八种秘法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羊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养羊的人们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肉羊价格的一路上涨!现在养羊大势所趋,养羊的效益也很明显,但羊病也困扰着广大养羊朋友。 1、看动态 一般正常的羊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人一接近即行起立。而病羊食欲、反刍减少,常常掉群卧地,出现各种异常姿势。 2、听声音 健康羊发出宏亮而有节奏的叫声。病羊叫声高低常有变化,不用听诊器可听见呼吸声及咳嗽声、甚至是肠鸣音。 3、看反刍 无病的羊每次采食30分钟后开始反刍30~40分钟,一昼夜反刍6~8次。病羊反刍减少或停止。 4、看羊眼 健康羊眼珠灵活,明亮有神,洁净湿润。病羊眼睛无神,眼睑下垂,反应迟缓。 5、看羊耳 无病羊双耳常竖立而灵活。病羊头低耳垂,耳不摇动。 6、看羊舌头 健康羊的舌头呈粉红色且有光泽、转动灵活,舌苔正常。病羊舌头活动不灵、软绵无力、舌苔厚度与颜色均不同于正常的羊只。 7、看口腔 无病羊口腔黏膜为淡红色,无恶臭味。病羊口腔时冷时热,黏膜淡白流涎或潮红干涩,有恶臭味。 8、看大小便 无病羊粪呈小球状而比较干硬,无异味;小便清亮无色或微带黄色。病羊大小便无度,大便或稀或硬,甚至停止,小便黄或带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