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低、降水少对内蒙古畜牧业造成不利影响

    近期,内蒙古气象条件呈现“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特点,导致牧区牲畜掉膘严重、体质瘦弱,对畜牧业造成不利影响。昨天开始,低温天气有所缓解,大部地区气温回升6—8℃。预计今起三天,全区仍以升温为主但仍无缘降雪,空气干燥,建议公众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12月上旬,内蒙古气象条件呈现“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特点。旬平均气温呼伦贝尔大部、兴安盟西部、锡林郭勒北部为-26.7~-16.1℃,其余地区为-15.8~-8.2℃。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低1~6.1℃,其中乌兰察布中部、包头北部、巴彦淖尔大部、鄂尔多斯西北部及阿拉善大部偏低4℃以上。 另外,12月上旬降水量全区平均为0.1mm,较上年同期少0.5mm。与历史同期平均值相比,除呼伦贝尔市西北部、赤峰市西南部、巴彦淖尔市中北部、阿拉善盟中北部偏多25%至1.5倍外,其余地区均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大部地区偏少25%~100%。 12月上旬内蒙古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图片来源: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气温偏低、降水偏少,且内蒙古大部牧区积雪过少或无积雪、缺乏供水设施等造成牲畜掉膘严重、体质瘦弱,同时还为牲畜感染疫病和寄生虫创造了条件,严重时甚至导致牲畜大量死亡。总体看来,气象条件不利于畜牧业生产。 从昨天开始,内蒙古的低温天气暂时告一段落,大部地区普遍升温6-8℃,没有风雪的侵扰,天气状况利于公众外出。预计未来三天,全区大部仍以晴好天气为主且无缘降雪,最低气温基本都在-10℃以上,最高气温持续回升。 气象部门建议,近期,内蒙古雨雪偏少,空气较为干燥,防火形势比较严峻,提醒公众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此外,冬季天气寒冷,牧草干枯,要做好牲畜的保膘工作,出牧时应晚出早归,缩短放牧时间,减少体力消耗,并适当增加饲草补给,保证营养充足,避免掉膘。(文/王媛媛 王敏芝)
  • 中央财政1.6亿元支持河南省粮改饲

      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1.6亿元支持河南省粮改饲试点,从即日起河南省养殖大县可申请粮改饲试点。   粮改饲是调整种植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种植,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继续支持河南省粮改饲试点,支持对象为具有一定饲料作物收贮能力的规模化草饲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或专业青贮收储企业(合作社)等主体。资金主要用于对实施主体收贮优质饲草料给予适当补助。   根据计划,明年河南省试点县将种植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构树和豆类等饲料作物100万亩,完成全株青贮任务270万吨,引导试点区域内牛羊饲养从玉米籽粒饲喂向全株青贮饲喂转变。   “1.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已经下达河南省,欲申报的试点县,特别是牛羊饲养量大,规模饲养比重高的奶牛、肉牛、肉羊主产县要抓紧申报。”河南省畜牧局畜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度的56个试点县可继续申报,深度贫困县还可适当降低标准申报。
  • 兰州新区中天羊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工

    12月6日,由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逾10亿元建设的兰州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在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开工。这一项目是兰州新区实施的以农业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兰州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中天羊业是我省重要的羊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依托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近年来,中天羊业先后培育出了“中天1号”“中天2号”和“湖羊-中天系”等高繁殖力羊品种,并建成“国家核心育种场”“国家肉羊性能测定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其开发的带骨涮系列、西式分割系列、中式分割系列、户外烧烤系列、熟食制品系列等羊肉产品畅销全国。 此次开建的中天羊业兰州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占地面积1万亩,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将建成存栏5万只湖羊繁育生态园、15万只肉羊育肥园、年加工100万只肉羊生产线及智能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建成中央厨房、羊胎素生产车间、副产物生产车间等延伸产业链条,以及羊产业文化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文创园区等。2020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2亿元,成为一座集工业化、智能化、生态化、科技化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示范园区。 据了解,近年来,兰州新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集都市农业、生态环保、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除中天羊业外,目前还有多个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也已落户兰州新区。(记者刘健)
  • 消费调查:羊肉价格为何持续上涨?--央视消费主张栏目

    天气越来越冷,买点羊肉回家涮火锅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不过最近几个月,许多消费者发现,羊肉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轮羊肉价格上涨的呢? 市场调查 在北京市通州区一家生活超市,《消费主张》记者看到,这里的羊肉种类还比较丰富,最近羊肉价格怎样呢? 消费者:原来24元一盒,我买过,现在35元一斤。 消费者:29.8元(一斤),2017年是21元、22元(一斤),肉更贵,肉36、37元了(一斤),比2017年涨了10元钱(一斤)。 《消费主张》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很多喜欢吃羊肉的消费都感受到,目前羊肉价格一直在上涨,尤其和2017年相比,价格上涨特别明显,像羊排涨了7、8元钱,羊肉则涨了10元左右。消费者还感受到,从2018年开始,羊肉价格上涨速度有点快。 康家广 超市实习店长:在2月份的时候,卖价23、24元(一斤),然后在8月份的时候,已经涨到了26、27元(一斤),现在更是达到了30元左右(一斤)。 超市销售人员介绍,超市羊肉价卖得高,是因为他们从批发市场进货就比较贵了。 潘营博 超市销售人员:一斤(整羊)涨1元钱,就相当于一斤肉涨了2元至3元。 批发市场调查 2018年11月27日凌晨两点,《消费主张》记者来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牛羊肉批发市场。这里主要是白条整羊的交易。 羊肉批发商:2015年、2016年羊肉最便宜的时候,白条是11元多钱(一斤),现在涨到25元(一斤),涨一半多了。 羊肉批发商:2018年羊少,羊繁殖慢, 近期缺羊。 批发商们告诉《消费主张》记者,他们收购的羊大多来自河北省,也有一些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现在这个阶段,羊收购越来越难了。 在新发地牛羊肉批发大厅,这里的商户介绍,现在他们从一级批发商那里以26元每斤价格整羊拿货,在这里切割成羊肉前腿肉、后退肉、羊里脊肉等,都是统一批发价格34元, 羊肉批发商户:就从(农历)八月十五之后,一天涨1元,一天涨5角,都是这么涨上来的。每年涨价,没像2018年似的,涨得那么快,涨得那么猛,2017年到春节才涨到30元(一斤),现在都已经涨到34元(一斤)了。 羊肉批发商户:我在摊上卖是一天卖50、60只羊,我不知道2018年什么原因羊肉这么贵,我觉得还行,卖得(不错),要每年这么贵到现在卖不了了,2018年这么贵,还有人吃。 说起这次羊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批发商们给出了一些分析:随着天气的变冷,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量日趋加大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收购羊的就贵得很。 张君华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近期他也密切关注到了市场上整羊批发价格的一些变化。 张君华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头春节达到24.5元(一斤),一直延续到过了春节,到3月15日左右,然后到4月份,价格就恢复到了22元(一斤),一直坚持到10月份之前,到10月的中旬,价格就出现了上涨,因为10月份正好立秋了,所以达到了25.9元(一斤)。2018年1月1日是22.6元(一斤),涨了将近3元钱吧(一斤),历年来说价格是相对偏高的,所有牛、羊肉都有一个周期性上涨和下降。 张君华认为:这一轮羊价上涨,主要原因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主要养羊地区,存栏数和出栏数减少导致的。  养殖户调查 真的是羊变少了导致羊肉近期大幅度涨价吗?《消费主张》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羊产量比较大的地区——锡林郭勒盟。 在茫茫大草原深处的一个牧场,我们跟随着装羊车拐进了一家牧业养殖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以公司加牧户联接方式形成肉羊养殖合作社,合作社里的羊,一部分是收购过来的,另一部分是托管的当地牧民家准备出栏的羊。 杨占凤,是锡林浩特市一家电商平台公司的采购经理。 杨占凤 电商平台采购经理:2015年、2016年,价格是最低的时候,从2017年开始,羊肉价格一直增长,我们上次拿货是10.8元(一斤),这次也不知道什么价格,反正一直在增长吧。 因为预估价格还会上涨,杨占凤这次希望预定500只羊,分批次拉走屠宰,可是,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张润成告诉她,现在合作社里有意向出售的羊并不多了,随行就市,这个月的收购价是每斤11.5元。 张润成给出的理由很充分,这个价格是根据市场行情定的价。第一,羊价格都在涨。第二,市场上羊少了,因为出栏都接近尾声,现在很难从牧民那里收到羔羊。即便是收上了,收购价也都在上涨。所以,现在可以说是卖方市场。 杨占凤粗略计算了一下,一只羊80斤左右,上个月10.8元,这次给的是11.3元,涨5角钱,一只羊大约比上个月高出四、五十元钱。 张润成 肉羊养殖合作社技术人员:现在是11.5元(一斤),可以说,最近两、三年之内是最高的价格,但是这个市场行情没办法,当然,我们考虑羊的成本也是在涨。 张润成告诉《消费主张》记者,今年活羊的收购价涨势也一直很凶猛,羊的出栏速度也很快,而且出栏量明显比去年少了不少。今年还有一个原因导致锡林郭勒盟的羊出栏快,就是因为当地羊肉闻名,适逢羊价猛涨,来他们这里抢购羊的商贩一波接一波。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羊大部分是乌珠穆沁羊,最抢手的是6到8个月大乌珠穆沁羔羊,糕羊个头不大,但肉的品质跟大羯羊和养了两、三年的羊不一样,肉比较鲜嫩,而且没有那么多肥肉,收购价和大羊差一、两元钱。 今年羊肉价格普遍远远高于去年,这些羊养殖户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当地的一户养羊牧民——宝山,养羊20多年了,他家今年接了近两百只羊羔,今年羊价行情好,养到八月份就陆陆续续都卖了,当时价钱比现在低,不过还是赚了不少,因为今年羊价总体比去年和前年高不少。为了维护草畜平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规定,养羊数量由草场生产力决定,所以草原羊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不会增长。 宝山 牧民:全靠租草场,草场现在涨到20、30元钱一亩,你养活羊多了,草场租得越多,不越没账算,草场这个价钱也在涨,饲料也涨,啥都涨。 屠宰加工厂调查 现代化屠宰羊,经过去皮、去内脏等处理,就成了市场上所说的净白条羊肉,这些羊肉净白条都在30到50斤之间。 这些白条羊肉随后被推进排酸车间,排酸24小时,工人们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粗块分割处理。 赵鲁 羊肉加工厂业务负责人:带骨前腿,2018年销售价是28.5元(一斤),2017年是26元(一斤),2016年的时候只有19元钱一斤,所以说涨了将近10元钱(一斤)。 锡林郭勒地区,羊排,在2016年肉联厂出厂价19元左右,2018年为29元左右,出厂价涨了10元左右。 羊脊骨,在2016年肉联厂出厂价10元左右,2018年为18.5元左右,出厂价涨了8元左右。 赵鲁 羊肉加工厂业务负责人:羊肉卷,从2018年价钱涨得也是非常高,从7月份开始是31.5元一斤,到了8月份,就已经大概32元钱左右(一斤)了,到现在为止,已经涨到了35元钱一斤。 据赵鲁了解,锡林郭勒盟很多屠宰场和他家的一样,今年羊肉屠宰量和库存数量都在下降。 赵鲁 羊肉加工厂业务负责人:我们整体来说,屠宰量下降了将近30%,2016年和2017年的时候,我们屠宰量在15万只到20万只之间,到2018年为止,现在刚突破10万只,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快要闭库了,2018年整体来说,每家冷库库存量都不是很大,所以说物以稀为贵,肯定价格还会有些提高。 《消费主张》记者在锡林浩特市的一些羊肉零售市场调查了解到,羊肉价格也都在普遍上涨,目前,羔羊肉35元一斤,大羊肉32元一斤,精细包装的羊肉更贵一些。 那日森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经济研究员:其中在2014年开始下降,达到了每斤21.5元,2015年达到了谷底,每斤是16元钱,从2017年开始逐步回升,达到了每斤23元钱,2018年平均价格达到了每斤26.5元钱,这是羔羊胴体重的收购价格,那么企业的出厂价格,大概变动规律和刚才的大概一致。 那日森分析,从草原羊肉原产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看,2014-2016年羊肉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受全国性的小反刍兽疫疫情影响比较大。自2016年以来,这次羊肉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有:第一,经过上一轮羊价大跌后,牧民养羊积极性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放牧条件下饲养成本居高不下,羊供给稍显不足。第二,草原牧区羊肉因为品质好和稀缺性,也导致供不应求。第三,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减羊增牛、禁牧休牧等一系列政策,也导致羊数量在逐步减少。再有,今年夏季气候干旱,也对羔羊出栏有一定影响。 目前,锡林郭勒盟羊出栏已基本结束,和2017年对比,羊出栏数量有明显变化。 那日森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经济研究员:这是由农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已经出栏了854.8万只羊,2017年全年出栏了是1018.4万只羊,2018年比2017年一共减少了163.6万只羊。
  • 陆雨安: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肉牛产业意味着什么?

    陆雨安 Ian Lahiffe 安乐福SCR中国区总经理   中国拥有世界第三大牛肉行业,但感觉上却不像是一个产业。   肉牛产业与中国高度专业化的奶业相比,无论是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专业知识以及行业对话的水平、频率和质量都相形见绌。现在我们有了一本专门的行业杂志,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交流的机会;最近,许多过去的错误也引起了行业反思,希望纠正行动也将随之而来。   在我个人看来,有三个问题阻碍了中国牛肉产业的发展,它们彼此独立却相互关联。   首先,中国牛肉行业的供应链分散,供应链整合受到融资、利润分享和信任等挑战的阻碍。   二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特别是能和动物一起工作的熟练工人。   三是最终产品(牛肉)缺乏一致性,消费者对生产者没有反馈,生产者也没有反应和改变的能力。   这里,我想简单谈谈“中国2025”这个产业政策能否帮助解决中国牛肉产业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   什么是中国2025   “中国2025”是2015年实施的重大政策转变,标志着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雄心壮志。这一政策转变的重点将是改善制造业创新、整合信息技术、加强产业基础和培育中国品牌。这项政策将主要集中于10个关键领域:   现在,让我们依次处理每个问题   供应链整合   农业的数字化潜力巨大,牛肉也不例外。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上的强劲投资,显然有助于发展高质量供应链所需的信任和透明度。如果我们看一看发生在矿业及交易环节中的一些变化,就会对开发出活牛交易解决方案有很大启发。在这方面,中国在区块链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可以被视为牛肉行业的一个重大机遇。   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些公司的身影:   海尔:海尔一直是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支持者,他们成功开发了一些平台,为这些服务和想法提供基础。   阿里巴巴/Sense Time: 我们已经看到阿里巴巴与四川特驱集团关于AI养猪项目(ET大脑)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这些令人惊叹的中国初创企业很容易被杠杆化,进入肉牛产业。   京鹏、东石:为了使供应链更高效地工作,还需要在质量和有效性方面进行改进,并在农场一级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很多领军企业。   北京瑞贝卡科技、新牛人等本土初创企业,为牛肉和绵羊提供可追溯性和软件管理解决方案。   在农业设备方面,许多中国公司仍在经历“山寨”阶段,几乎没有研发,而且质量控制很差。   未来,许多公司将会消失,但专注于质量和本地化解决方案的公司将会不断壮大,而且他们也有机会为全球牛肉行业服务。我们可以每年都去拜访这些公司,看看谁会在之中脱颖而出!   荷兰合作银行:传统供应链依赖信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供应链上所有用户带来巨大改变   产业缺乏熟练劳动力   “中国2025”计划无法单独解决这个挑战,但可以发挥作用。我们不但需要出台更多吸引年轻人才进入农业领域的政策,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民的子女,这往往是西方农业市场规划的核心。首先,中国苦苦挣扎的乳制品行业拥有大量的畜牧人才,从这个人才库中培养一些人才来支持牛肉行业。其次,国际牛肉市场不景气,国外的大量年轻、有抱负的农民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更愿意为中国肉牛事业出力。人工智能和远程监控可以弥补管理人才的缺乏,而远程培训可以更轻易的掌握全球专家的技术和知识。   但这些举措本身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中国2025”可以帮助加快牛肉养殖的自动化。目前,中国在畜牧业领域的机器人技术还不是很发达,但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例如,雷力公司的挤奶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奶牛养殖效率,甚至改变了机器人和传感器技术发展进程;而像安乐福的Sensehub、Micorbeef、Moocall等技术和产品已经能够改变肉牛养殖的效率和工作方式。   对于跨国公司或中国初创企业来说,这是转向自动化农业的大好机会。   消费反馈回路   分析师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看好中国市场对牛肉的胃口。然而,我认为这些增长预测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中国消费者将享受大部分牛肉消费体验。其实,一直困扰着西方牛肉市场的问题就是牛肉质量不一致性,这是西方牛肉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今天在中国可以得到的技术,通过中国的产业政策,将变得更加具有成本效益。允许食品链的可追溯性,并反馈到消费者,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反馈他们的消费体验,这样就可以在食品供应链上做出适当的改变。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将极大改变牛肉消费现状   中国2025年的政策最终将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收入将继续增长。也许“中国2025”对中国牛肉行业的最大贡献将是创造更多的消费者,他们将有能力购买更多的牛肉,而且更频繁!
  • 2018年12月8日羊肉价格行情

    产品 价格 市场 羊肉 46元/公斤 北京朝阳区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51.5元/公斤 北京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46.8元/公斤 北京市通州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羊肉 70元/公斤 北京市日上综合商品批发市场 羊肉 66元/公斤 天津市韩家墅农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68.5元/公斤 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 羊肉 64.25元/公斤 荷花坑批发市场 羊肉 55元/公斤 河北邯郸(魏县)天仙果品农贸批发交易市场 羊肉 67元/公斤 山西晋城绿欣农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46元/公斤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振华蔬菜批发市场 羊肉 71元/公斤 山西长治市紫坊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羊肉 62元/公斤 呼和浩特市东瓦窑批发市场 羊肉 56元/公斤 内蒙古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 羊肉 51元/公斤 大连双兴批发市场 羊肉 58元/公斤 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61元/公斤 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55元/公斤 安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70元/公斤 安徽濉溪县中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76元/公斤 山东青岛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 羊肉 60元/公斤 青岛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 羊肉 61元/公斤 湖南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 羊肉 56元/公斤 甘肃酒泉春光农产品市场 羊肉 63.5元/公斤 新疆兵团农二师库尔勒市孔雀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 锡林郭勒草畜产品:“减羊增牛”走高端

    “前几年把羊都卖了,投入大量资金引进西门塔尔牛。实施‘减羊增牛’政策,既能减轻牲畜对草场的压力,又能节省饲养成本,从而提高了牧业收入,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贺斯格乌拉牧场浩雅尔宝格达分场的白铁柱说,他家今年养牛的毛收入达80万元,这样的好日子是‘减羊增牛’规模化经营带起来的。 如今家里存栏130头西门塔尔牛的白铁柱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牛人”,他从过去单一的养羊发展到现在养牛,可以说见证了牧区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变迁。 “1984年给生产队养牛,后来自己一边养牛一边养羊。我有4700亩草场,羊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500只。2015年响应自治区‘减羊增牛’的号召,卖掉了1000多只。当时有70多头牛,现在发展到100多头,还租了4600亩草场,草场面积扩大到了9300亩。”白铁柱说。 据了解,近几年锡林郭勒盟不断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通过实行“减羊增牛”战略,努力建设国家生态高端畜产品之都,建设了一系列畜产品相关重点项目。 乌拉盖管理区实施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办法,加快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稳步提升肉牛产业经营效益。2018年,肉牛存栏2.52万头。累计从国外引进优质良种肉牛6767头,占存栏能繁母牛的34%,纯种牛规模突破1万头,二代以上良种母牛比重达90.4%、三代以上良种母牛比重达75%。累计建设肉牛核心群30群,年生产优质种牛能力达3000头以上;累计建设乌羊核心群40户、标准化畜群建设350群,种公羊特一级比例达99%;新品种选育项目已有15个项目户和2个企业参与实施,项目实施牛头数达3000头。 “建了1000平方米的棚圈,政府补贴40万元,自己出30万元,还建设了青储窖和500平方米的储草棚,配备了TMR搅拌机。现代化养殖解放了人力。”白铁柱说。 贺斯格乌拉牧场额尔敦陶勒盖分场的牧户宝音吉日嘎拉也享受到了“减羊增牛”的福利。2006年开始养牛的时候只有8大4小12头牛,羊300多只。“那时候只有3700亩草场,不能大量养羊,所以决定养牛。”宝音吉日嘎拉说,2015年,羊全卖了,保留了50多头牛,发展到现在有90多头牛,全部是西门塔尔牛。“跟羊比,牛的市场价格更稳定,牧民收入也更稳定。” 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农牧企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当地加快肉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管理区家庭生态牧场、养殖专业户分别达80户,170户,其中50头以上肉牛养殖专业户108户,培育“科研院校+企业+农牧户”育种合作社1家,奥克斯牧业有限公司已加入全国肉牛育种联盟“金博肉用牛后裔测定联合会”和“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联合会”,贺斯格绿色进出口有限公司已加入“新西兰安格斯牛协会”。 牧民养牛数量提高了,怎样让肉牛最快的转化成经济收入?乌拉盖管理区通过积极引进、培育肉牛规模化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围绕良种繁育、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五大工作任务,主抓现代草原畜牧业,加大以“减羊增牛”为主的畜种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坚持“引进扩繁、冷配改良”相结合的肉牛品种优化工程技术路线,组织实施了肉牛新品系选育、高档肉牛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纯种肉牛繁育等一批肉牛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辐射带动牧民增收。 按照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的规划,到2020年,全管理区预计来自养牛业的收入将达到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肉牛存栏总头数突破6万头,培育建设养殖规模500头以上规模养殖企业7家,养殖规模300头以上合作社(联户)50家、养殖规模50头以上生态家庭示范牧场(专业户)300户;年育肥出栏3万头以上,年培育种牛2万头以上;牧民人均来自肉牛养殖业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并努力建成“四个基地”,即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锡林郭勒肉牛”新品种选育核心育种基地,高寒草原牧区肉牛规模化养殖、模式化饲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高寒草原牧区绿色、有机牛肉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记者手记 我区作为全国典型的草原牧区、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畜牧业发展关系到全国绿色优质畜产品的供给,关系到草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生态底线,保护草场植被;要增加牧民收入,壮大农牧业经济发展。锡林郭勒盟采取的“减羊增牛”措施,旨在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带来真正的福利。 这个福利如何一直延续?锡林郭勒盟确立基本思路:不断调整农牧业产品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健全基层农牧业服务体系,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减羊增牛”发展战略是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拓宽农牧民收入增长渠道、减轻草原压力的必然选择。据此,锡林郭勒盟还提出,要集中打造肉牛品牌,根据乌拉盖草地资源的现状,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出肉牛核心区、放养区和肉羊养殖小区,推动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 “数钱数到手抽筋”大方县恒大50村肉牛场分红啦!

      近日,恒大援建大方县恒大50村配套肉牛养殖基地2018年分红仪式顺利举行,这是今年来首个发放分红的恒大援建大方县肉牛养殖基地。 大方县恒大50村配套肉牛产业分红现场   冬月的大山已经格外寒冷,但在恒大50村却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搬迁贫困群众们在分红桌前整齐有序地排成两列,看着桌上一叠叠即将发放到他们手上的钞票,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   “喻兴五,3200!”   “张大明,1600!”   “刘顺志,3200!”   “周兴虎,4800!”   随着贫困乡亲们一个个地被喊到名字,桌上的钱慢慢地减少了,贫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了。 乡亲们依次上前签字领取分红   “唉,去年村干部和恒大工作人员给我们宣讲买牛入股合作社的好处,贷款他们担保,利息也不用我们管,每年都有至少1600元的保底分红,但我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只入股了1头牛试试看,现在后悔了!”领到1600元的张大明看到其他的村民领到的分红是自己的两倍甚至三倍时,摇头叹息自己当时的不果断,急忙找现场的恒大扶贫队员要求追加入股事宜。 “数钱数到手抽筋”   相比之下,一旁的周兴虎则显得淡定许多,他正一脸微笑地点着刚分到的4800元。“去年的时候我就贷款买了3头牛入股合作社,如果不是只能贷这么多,我还想多入股点哩!”谈起去年入股的“魄力”,周正虎仍然十分自豪。 周正虎数着自己的分红金,喜笑颜开。   据恒大大山乡扶贫分部负责人介绍,肉牛基地共入股43头纯种西门塔尔基础母牛,今年共计分红68800元,覆盖恒大50村的20户搬迁贫困群众,这是今年来首个发放分红的恒大援建大方县肉牛养殖基地。   好事成双,在大方县八堡乡恒大41、42村配套肉牛养殖基地也于11月22日提前发放了分红。   尽管还没到年底,但由于肉牛基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乡政府和恒大八堡乡扶贫分部扶贫队员们的努力下,运营企业提前拿出了9万元进行分红,覆盖43户恒大新村搬迁群众。   53岁的黄发永是恒大41村的搬迁户,由于老伴早早过世,家里只剩一个失聪的儿子和她相依为命,好在恒大帮扶大方后,黄发永一家迅速被纳入到易地搬迁精准帮扶对象里,并分到了一套崭新的小洋房,同时还有配套产业覆盖。   “我在合作社里入股了3头牛,全是政府和恒大帮忙贷款的,没有利息,”黄发永笑眯眯地数着刚领到的2250元说道:“这次合作社提前先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年底再发。我们家还分到了一栋蔬菜大棚,每年也有分红可以拿呢!” 黄发永开心地领取自己的分红金   除了分到新房子,还有配套产业覆盖,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的“幸运儿”可不止黄发永一位。在整个毕节市,恒大计划投入44亿元,在10个县区建设12个移民搬迁社区和50个新农村,共计要搬迁22.18万贫困群众。同时,恒大还投入57亿,助力毕节打造成为大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如今的毕节市,已逐渐成为中国的“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之乡”,目前,共有68934头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在毕节繁衍生息,未来将给更多的贫困老百姓们带来稳定的分红收益,确保他们稳定脱贫。
  • 浙江援青为天峻龙门乡藏系羊57户牧民撑起自然灾害保护伞

    近日,天峻县龙门乡东知才让等57户牧民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签订了养殖业保险合同。牧民们养的藏系羊遇如到野生动物的侵害或天气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将每头获得300元的赔偿。 今年5月份,浙江援青天峻小组在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对接中,得知他们在果洛州推行养殖业气象保险,遇异常天气造成养殖业的损失可以获得赔偿。于是,萌发了把这种保险推广到天峻县的想法。到天峻畜牧部门、有关乡镇及牧户调研后得知,由于藏区牧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狼、狐狸等野生动物的侵害是牧民养殖业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牧民们更希望能够投相关的保险。再次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对接后,得到了该公司的支持,决定在龙门乡开展试点。 按照试点方案,龙门乡参保的藏系羊共7958只,每只保费为18元,总计保费为143244元,其中牧民承担21486.6元(2.7元/只),其余的121757.4元(15.3元/只)由浙江援青天峻小组从后方提供的帮扶资金中支出。工作推开后,龙门乡很快的收集到牧民们自己承担的费用。下一步,这项保险业务将在天峻全县推开。
  • 甘孜州理塘县近2万头牦牛系上“保险栓”

      近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奔戈乡拉扎村的高寒牧区,牦牛保险的信息跟踪电子芯片植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理塘县畜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的支柱产业,牦牛也是广大农牧民的“命根子”。由于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牧区,冬、春是牦牛最难熬的日子,为解牧民的养殖之忧,理塘县结合各级惠民政策,通过客观公正比选,与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推出牦牛保险这项富民惠民政策性保险。 牧民给牦牛打耳标   “牦牛保险承保对象是两周岁以上的牦牛,承保责任确定为冻灾、雪灾、动物疫病、兽害、洪水造成的死亡损失。保额为每头牦牛2000元,保费按6.5%的费率收取130元。” 据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经理王鹏程介绍,具体保费分摊比例为中央40%、省33%、州、县14%、牧户(合作组织)承担13%,以市场化方式降低养殖户承担的养殖风险。   “参加牦牛保险,我是举双手赞成。要是早参加牦牛保险就好了。”理塘县拉扎村村民阿称说,他曾遭受“牛殇”之痛。前年冬天,他家的暖棚因扩建尚未完成无法投入使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牦牛死亡12头,造成近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现在好了,我们只掏26元小钱,就为一头牛拴上‘保险’,我更有信心发展养牛了。”   “牦牛保险降低了牧民的养殖风险,特别是实现电子芯片信息跟踪,不仅让牦牛有了‘身份证’,在理赔上也更有依据,更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详实数据,有助于科学规划畜牧业发展。”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洛绒泽仁说,要在开展政策性牦牛养殖保险工作中,遵循政府引导、牧民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要求,保障牧民基本生产,通过保险理赔服务帮助农牧民群众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降低养殖风险的同时也为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据了解,自今年10月该项保险启动,在理塘县奔戈乡、村戈乡、曲登乡进行试点,至今参保近2万头,今年将实现6万头参保。在取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在全县24个乡镇推广,让全县30余万头牦牛都参加牦牛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和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将“联合作业”,加强牦牛病害防治和巷道圈建设,在减少公司理赔的同时增加牧民受益,把牧民致富“保险栓”拴得更牢。(文/图 叶强平 谢臣仁)
回到顶部